onlyfans的入口访问官方平台-onlyfans.com-onlyfans是什么意思

水泥行業了不起,小產品大作為!

日期:2019-08-29 17:08:16
瀏覽數:

采訪手記: 

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人和事,俯下身去探究時,卻時常發現蘊含其中的樸素情感。如果足夠細心,你會發現,我們水泥人有情懷!我們水泥企業有擔當! 

    很久以來,越來越多“這里違規了”、“那里出事故了”之類的行業報道迷了我們的眼,似乎水泥行業每天發生的事只有這些。但其實,更多的人、更多的企業,一直都在默默做著自己該做的事、付出卻不求回報。正是他們,勾勒出了中國水泥人的擔當和付出。 

    所以,數字水泥會持續關注這些更值得關注的人和事,你在哪里,我們就會到看到哪里!

    近日,位于金沙江下游河道上的超級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正處于緊張施工狀態。作為我國第四座、世界第七座跨入千萬千瓦級行列的超級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在建設中采用了很多“黑科技”,引起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這其中,就包括被譽為“大壩退燒藥”的低熱水泥混凝土。

 

 

 

    由于大壩建設需要澆筑大量混凝土,而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反應又會釋放大量熱量,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溫度控制措施、任由混凝土自行熱脹冷縮,會最終在冷卻后產生裂縫,威脅大壩安全。因此,大壩建設者三峽集團選用了由華新水泥東川分公司參與供應的低熱水泥,從而順利解決了這一水電工程中的世界性難題。 

    保供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過程中不斷收獲來自各大媒體的關注和贊嘆,看上去似乎是件很風光的事;但風光背后,華新水泥也付出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努力、辛勞,甚至是犧牲。今天,數字水泥就帶大家從臺前轉到幕后,一探華新低熱水泥和水電站建設背后的故事。 


風光背后的壓力 


    首先,就是持續保供的壓力。眾所周知,為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保供各類物資,一旦開始就絕不允許出現斷供。但是近些年,隨著國家大氣污染壓力日益增大,行業中的各類環保限產、錯峰生產措施也日益嚴峻、必須遵守。這種情況下,華新水泥是如何克服壓力、持續保供的呢? 

    “針對這類行業壓力,我們主要從兩方面入手:第一,為了避免日后因環保壓力而導致限產、停產,一開始在工廠的各類環保設施上華新就是一步到位的。特別是昆明東川、昆明富民這兩個子公司,一開始就設定了保供水電站項目的戰略,所以這兩個廠一開始就投入了大量環保設備資金、使得環保一步到位;第二個,針對當地的錯峰生產要求,華新當然會積極配合,可是還能同時持續生產低熱水泥,這就要得益于華新的區域布局了。華新在云南共有16家水泥廠,遇到錯峰時,即便其他14家都停,東川和富民這兩個正在保供水電站低熱水泥的企業也不能停。同時,這兩家企業自身也會有所取舍,為了保供重點工程,有時需要主動放棄其他市場。比如東川水泥,雖然當地有很多高速公路項目本可以參與,但為了持續生產低熱水泥,也是主動放棄了這塊市場。” 華新水泥云南區域重點工程大客戶銷售總監陳建軍向數字水泥介紹道。 

    當然,更大的壓力還是來自于客戶方對水泥質量的高標準、嚴要求。 

    由于白鶴灘和烏東德水電站都屬國家重大工程,作為施工方的三峽集團自然也是嚴陣以待,對華新提供的低熱水泥提出了高于國家標準的各項性能要求。因此,華新不僅要在長達數年的建設高峰期內持續提供平均每月4~5萬噸的低熱水泥,更要這些低熱水泥的質量長期保持穩定、高性能。對于這一點,華新主要是通過服務和管理來達到的。 

     “經過多次參與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的經驗,華新已形成了‘按項目管理的模式來做重點工程’的特色。比如保供白鶴灘項目,華新會在施工現場設立辦事處,有專門的2-3個人來負責與施工方現場銜接,同時,東川或富民的工廠里也都設立了專門的項目部來對接這個辦事處。施工方每周定時召開的物資供應調度會我們的人都會全程參與,可以隨時將現場的各類要求傳遞回來,可說是無障礙銜接。” 陳建軍介紹道。 


水電建設的水泥方案提供者 


    據了解,華新水泥東川、富民兩家企業,自2014年至今,已為烏東德水電站及金沙江下游的另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保供低熱水泥超過140萬噸。實際上,三峽集團所承建的各項重大水利工程,從三峽大壩到溪洛渡水電站,從向家壩再到現今的白鶴灘、烏東德,華新水泥都參與其中,成為其不可或缺的戰略合作伙伴。 

    “其實還更早些,八九十年代葛洲壩工程的建設就開始用華新當時生產的低熱水泥了,” 華新水泥云南事業部工業總監胡利民認真地為記者糾正道,“90年代開始,為了更好地解決水泥水化導致的裂縫問題,好為后期的三峽大壩建設做準備,由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牽頭、華新水泥等幾家水泥企業一起參與低熱水泥的項目研究。到90年代后期,華新的低熱水泥基本成型,當然品質上還沒優化到今天這個水平。一直到2003年左右,通過在三峽工程三期圍堰上進行實驗,發現低熱水泥對混凝土溫控、防止大壩產生裂縫效果非常好,這種情況下,到2004年三峽集團開始對金沙江下游的水電站進行前期研究時,就向我們提出,要在白鶴灘和烏東德項目上都用上低熱水泥了。” 


華新的水電情懷 


    能親身參與到諸多水電站工程的建設中、見證國家重大水利工程的發展和壯大,作為深度參與者的華新水泥,所付出的不僅僅只是水泥技術上的突破和創新。 

    “我們犧牲了很多,” 胡利民的語氣中,既有一點遺憾、也有一點自豪。 

    “低熱水泥的生產難度其實是很大的。首先在硬件設施上,為了保證低熱水泥質量上的穩定性,華新花了5000~6000萬對富民公司進行改造,東川更多,花了8000多萬。通過改造,這兩個廠都配備上了水泥循環庫、溫控設施等硬件。 

    其次是在原材料的選擇上,要想讓生產出來的低熱水泥保持穩定的高性能,原材料首先就得又好又穩定。比如生產低熱水泥專用的煤炭質量必須得好,甚至超過對鋼廠煉鋼用的焦煤的要求,這就比生產普通水泥所需的煤炭價格每噸高了500塊,而且整個保供過程中不可以更換,哪怕這個煤炭價格漲上天,我們也得一直用下去。 

    另外在生產方面,為了保證低熱水泥的質量達到最佳性能,每天的生產量就不能達到飽和,比如日產3000噸熟料的水泥窯,如果是生產普通水泥的話,就可以每天生產出3000噸,質量也都會很好;但若換成低熱水泥,為了質量達到最佳,每天就不能超過2100噸。” 

    那么低熱水泥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又如何呢? 

    “真的并不比普通水泥貴多少,” 胡利民解釋道,“當時華新是在2013年中標這個項目的,那時整個水泥行業的價格還未回調,協議的價格是每噸500元。這兩年水泥價格回歸了,個別地方的普通水泥有時都能賣到每噸500元以上,各種原材料價格飛漲就更別提了。但即便是這種情況,我們也從未提出過漲價或其他要求。不管是集團的李葉青總裁、還是我們東川、富民這兩個廠,上上下下的認識都是一致的,這是國家和社會交給我們的政治任務,再困難也要全力克服,無條件配合三峽集團完成這樣一個百年大計的水電工程項目。” 

    當然,三峽集團仍然不會因為華新的水泥情懷而放松要求的。配備了專門的團隊在華新東川和富民水泥廠中建立了獨立的實驗室,用來跟蹤華新低熱水泥的生產全過程、嚴格監督保供產品的質量情況。這在國家任何一項其他重點工程建設中,都是從未有過的。 

    從三峽集團、到華新水泥、再到陳建軍、胡利民以及其他無數個普普通通的建設者,就這樣被“百年大計”乃至“千年大計”的國家重大工程凝聚在了一起,每個人看似不那么起眼,卻都為了這個共同的目標而辛勞著。 

    “白鶴灘、烏東德水電站再過兩年就都順利竣工了。正好那時,我也該退休了。從90年代開始參與三峽工程低熱水泥的研究,再到現在繼續跟進白鶴灘和烏東德的低熱水泥保供,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普通的水泥工作者,這輩子能參與到這些國家重大工程的建設中,我覺得很自豪,沒有遺憾。回家帶孫子的時候,我也有故事可講了!”




來源:數字水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