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邏開建中西部首個“鐵水聯運”物流中心 物流半徑又向西延伸
昨日,中鐵集裝箱武漢分公司與陽邏港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承諾將合作開展集裝箱鐵水聯運業務,推進武漢新港建設。業內認為,此舉標志著武漢物流半徑又向西延伸了
“實施順利的話,今年通過‘鐵水聯運’這種方式運輸的集裝箱有望達到兩三萬標箱。”陽邏港負責人稱,到2030年,中西部外貿進出口外貿集裝箱運輸量將超過1800萬標箱,其中,經鐵路到陽邏中轉的有望達200萬標箱。
專家介紹,三峽形成的物流瓶頸,造成長江上游水運渠道不暢,所以,今后的發展趨勢是,不少大宗貨物運輸將依靠“鐵水聯運”的方式來實現。
“目前,水路、鐵路、公路的成本比為1:2:8。”中鐵集裝箱武漢分公司總經理張道勝稱,發達國家,“鐵水聯運”貨物量占總物流比的40%,而我國鐵水貨運量不足3%,在中國內陸地區,目前這一比例幾乎為零。因此可以想象,這其中的市場空間有多大。
業內評價,此舉意味著武漢的物流輻射半徑向西部內陸地區延伸了
根據該協議,江北鐵路將直接“進駐”陽邏港。而承擔鐵水聯運無縫對接功能的陽邏集裝箱中轉場站等也將加快建設速度,最快將在今年年內建成。
據悉,江北鐵路是京廣、京九兩條鐵路干線的聯接線,全長
據介紹,目前對大宗貨物物流,“鐵水聯運”有運量大、成本低的優勢,還將大幅節省時間成本。
例如,從上海到成都的貨物,經過重慶中轉,然后通過公路運抵成都,最快需要8天的時間,而如果以“鐵海聯運”的形式,在陽邏上岸中轉,然后以鐵路運輸的方式運抵成都,則最快僅需3天時間,將節約一半以上時間。
來源: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