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fans的入口访问官方平台-onlyfans.com-onlyfans是什么意思

28家商會脫鉤工商聯

日期:2010-04-06 08:28:57
瀏覽數:

 323,北京北河沿大街93號院,全國工商聯所在地,近60年來,這里一直被稱為民營企業的家。但要不了多久,代表民營企業的眾多商會組織將與此告別,從此以獨立法人的身份自謀生路。

 按照國家民政部一份文件的要求,全國工商聯下轄的28家全國性行業商會正在進行脫鉤。這些商會涵蓋了冶金、石化、基礎設施、醫藥、房地產、環境水務、紡織服裝等行業的民營企業。

 與全國工商聯相距不遠,就是國家民政部所在地,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里,28家商會將陸續來到這里,登記注冊自己新的身份。而哪家商會一旦得不到民政部的核準,將不得再開展任何活動,面臨就地解散的危機。

脫鉤工商聯

 春節過后這一段時間,28家商會的領導們頻繁造訪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能源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甚至包括國資委管轄的那些部委蛻變而來的行業協會。因為在得到民政部的登記備案之前,他們首先需要獲得上述部門和機構的充分支持。這些部門和機構的意見,不僅能決定他們能否在民政部備案成功,還將決定他們未來在全國各類民間團體中的級別。

 事情源于去年6月民政部發布的一份文件。文件要求,全國工商聯以前自行設立的行業商會 (同業公會、協會),要在國務院授權其作為全國性社會團體業務主管單位后兩年內,依照前款規定辦理登記手續;逾期未登記的,不再以社團名義開展活動。

 這個規定意味著,隨著28家商會陸續得到民政部的登記備案,他們與全國工商聯原來的緊密隸屬關系將徹底改變。全國工商聯的人士說,盡管商會仍然會與工商聯有關系,但已經僅僅是業務上的關系了。28家商會登記后,在性質上,已經與工商聯平等,同屬民政部備案的民間社團組織。

 上述工商聯人士說,28家商會獨立后,可以自行選擇管理部門,可以繼續掛靠在全國工商聯,也可以選擇進入其他的單位或者組織。這種結果讓全國工商聯在民營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大打折扣。

 新能源商會的人士說,28家商會是全國工商聯在民營經濟領域的腿,失去這個之后,全國工商聯的作用將大大降低。

 對于這一結果,全國工商聯心里清楚,但他們內部也表示,28家商會長期沒有合法身份,也不是辦法。

 據全國工商聯人士介紹,28個商會組織,基本上都是一些行業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規模,根據企業自己的意愿自發形成的。另外也有一些是企業呼吁由工商聯出面牽頭成立的。雖然28家商會歸屬全國工商聯管理,但是在二者之間人、財、物均相互獨立。

 全國工商聯成員隊伍的不斷壯大,與近幾年民營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全國工商聯會員部部長劉紅路說,工商聯直屬商會的成立和發展主要是在最近十幾年間。2000年前,全國工商聯直屬商會僅有15家。2005年,國務院發布非公36,到了2006年其直屬商會已經發展到28家。截至2008年底,全國工商聯共有會員233萬個,其中企業會員93萬個。

 這些商會與另一類以協會為稱謂的組織不同,行業協會大多由政府部門牽頭成立,人員多來自機構改革中被裁撤的部委。這些協會無論是在資產還是在財務上,均與國資委和相關政府部門有關。

 事實上,全國工商聯此前并不具備商會管理資格。根據民政部2000年發布的文件,只有貿促會、全國總工會等20余家組織機構擁有對相關商會組織的管理權,但其中并不包括全國工商聯。

 20075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啟動行業協會商會改革。此后,圍繞全國工商聯下屬民間商會是否需要存在的爭議,便一直不斷。

 全國工商聯人士說,在國務院關于行業協會改革的討論中,相關部門表示,全國工商聯的行業商會和原來由政府部門衍變而來的行業協會,在業務上有交叉,應該統一。比如,在石化行業,既有老化工部衍變下來的中國石化協會,又有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而在房地產行業,既有住建部下屬的房地產協會,又有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也有相關部委提出,全國工商聯應該管的是全國民營企業的經濟活動,而不能管理商會組織。

誰的尷尬

 多年來,全國工商聯下屬的28家商會組織一直身份不清。按照隸屬關系,28家商會均屬于全國工商聯的二級組織,在身份上并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據了解,全國工商聯系統的行業商會目前超過5000家,但這其中,大約只有2000家商會在各級民政部門登記注冊,仍有60%-70%的商會不具有獨立的合法身份。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全國工商聯一直在申請成為行業商會的主管單位之一,卻一直被擱置。知情人士說,因為一些政府部門和某些大的協會一直在以推動行業協會改革的名義,反對賦予工商聯對商會的管理權。這其中,最大的反對聲音來自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工經聯前身為1988年成立的中國工業經濟協會,由于云集了中國各個領域絕大多數的大企業而實力雄厚。

 中國體改研究會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余暉表示,民營行業商會的攻城略地肯定侵犯了眾多行業協會,尤其是那些靠政府行政權力資源而一息尚存的行業協會。

 去年6月,民政部最終同意授權全國工商聯作為全國性社會團體業務主管單位。但此后不久,28家商會也開始尋求到民政部獨立注冊。工商聯失去了這些商會,它替民營經濟鼓與呼的能力還有多大,28家商會的未來又會如何,現在來看還是個未知數。

 全國工商聯人士表示,28家民營商會在得到民政部的登記備案后,已經獨立了,他們可以加入別的管理機構,也可以選擇繼續接受全國工商聯的管理。

 

來源: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