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fans的入口访问官方平台-onlyfans.com-onlyfans是什么意思

發揮資源優勢,搶抓轉移機遇,通城重整陶瓷產業

日期:2010-06-25 11:07:31
瀏覽數:

咸寧日報特約記者劉健平、通訊員楊忠信、劉志杰報道:22日,記者在通城縣陶瓷產業園看到,香港柏豪銀豐瓷土公司2條生產線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投產后年產值過億元。

 

    后于該公司落戶園區的佛山誼生陶瓷有限公司也已在園區內投資1.2億元興建了2條生產線,專業生產高檔全瓷通體仿古磚,年底將建成投產,可實現年產值2.4億元。

 

    近年來,沿海地區陶瓷產業優化升級,紛紛向內地轉移。縣委書記胡超文說:“通城地處武漢‘8+1城市圈,能共享中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區位、政策、資源等優勢,在承接沿海陶瓷產業轉移中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通城縣境內陶瓷資源儲量大、質量好,可供使用200年以上。早在上世紀80年代,通城陶瓷業發展迅速,有13家規模瓷廠,培養和造就了大批陶瓷產業工人,生活、建筑、日用瓷等聲名遠播。由于一哄而上,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通城陶瓷業逐漸淡出市場。

 

    縣委縣政府洞察到產業轉移中的機遇,提出把通城建設成為全省的陶瓷原料加工基地和陶瓷產品生產、出口基地,華中地區“小瓷都”。縣里出臺優惠政策,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眼下,總面積5000畝的陶瓷工業園區已完成了“三通一平”;環境保護設施日趨完善,環境承受能力可容納40條生產線的正常生產需要,為發展陶瓷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與此同時,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走出山門,主動承接,重點圍繞陶瓷產業招商,建立項目管理庫,落實招商責任制,狠抓大項目招商、大產業招商,借助外來資金、技術,重振陶瓷產業。縣里8次組團到廣東省深圳、佛山等地舉行招商發布會、項目懇談會,參加陶博會,走訪60多家陶瓷企業集團,與12家企業和佛山西樵工業區、岳陽陶瓷工業園、臨湘陶瓷工業園達成了合作意向,共簽約意向性項目11個,簽約資金13.9億元。

 

咸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