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名牌,之所以享有美譽,是因為它有著優良的質量。而一座建筑,事關百年大計,更需要優質、名牌的建筑材料作為安全保障。然而最近,在武漢市的建材市場上,竟然出現了假冒的名牌水泥。據了解,這樣的冒牌水泥在武漢的很多建材商店都有銷售。
武漢市場上多家店鋪出售假冒名牌水泥
不久前,記者來到在武漢市橋口區漢西二路建材市場附近,走進一家水泥銷售門店,看見庫房里堆放著幾十包水泥。這家出售的水泥包裝上寫的是“華新牌”,這是當地知名水泥品牌,每噸水泥市場售價360元左右,零售每包水泥的價格不會低于18元,那這里出售的16元一包的水泥會是真的嗎?銷售人員向記者保證是真正的“華新牌”。
隨后,記者又在馬路對面看到一家銷售水泥的店鋪,盡管是正常的營業時間,但是這家店鋪此時大門緊閉,記者撥通門店上留的銷售電話后,從旁邊走出一中年男子,打開店門,開始向記者推銷水泥。
這位銷售人員直言不諱地說,他們出售的水泥并不是正牌的華新水泥,大部分都是鄂州生產的。
記者將這種假冒名牌水泥的情況舉報到武漢工商局。工商部門隨即對記者暗訪的市場進行了調查,記者一同前往。
面對執法人員的檢查,之前還口口聲聲稱所售水泥質量很好的銷售人員表示對銷售假水泥并不知情,經過現場鑒定,這些水泥全部為假冒水泥。
被關停的小水泥廠參與造假
記者通過在武漢的調查采訪發現,這些假冒水泥幾乎都來自鄂州市的一些小水泥廠。在知情人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鄂州華容區,據介紹這里有三、四家涉嫌生產假冒水泥的廠家。在正規的水泥生產企業,生產過程大致為:顆粒狀的水泥半成品被研磨成粉末后,要按規定比例添加活性摻和料,只有個別標號的水泥可以加入不超過8%的非活性摻和料。據了解,一級活性摻和料的價格為200元每噸,但是這些生產冒牌水泥的廠家,購入水泥半成品研磨之后,隨意添加粉煤灰等非活性摻和料,而這些非活性摻和料幾乎沒有成本,可想而知,這樣生產出來的水泥質量難以保證。
據了解,這些造假者非常謹慎,平時倉庫中只堆放散裝水泥,執法人員進去檢查時很難發現問題,需要出貨時,他們才拿出隱藏的假冒品牌水泥包裝袋,成批灌裝造假。
據了解,制造假冒水泥的廠子,大部分是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被淘汰的小水泥廠,他們關停后,并沒有找到適合的轉型項目,于是,造假就成了他們牟利的手段。而這些假冒水泥出廠價比正規水泥生產企業每噸便宜100元左右,按每車運載30噸計算,售假這賣一車假冒水泥就可以賺到兩到三千元元,由于存在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假冒水泥在當地已經形成利益鏈條,屢禁不止。
排查水泥銷售網點 消除建筑安全隱患
那這些假冒水泥會流向哪里呢?據了解,這些假冒水泥,其中一部分被個人買走用于家庭裝修、民房建設,也有一部分混入大中型工程項目,武漢市工商執法人員曾經在某施工現場查獲269袋未使用的華新堡壘牌水泥。在正使用的攪拌機旁邊,丟棄著301袋已經使用的華新堡壘牌水泥空袋,經華新水泥公司技術人員鑒定,這些水泥全部都是假冒的。在漢口市一個醫院綜合樓施工現場,武漢市工商執法人員現場查獲20噸假冒水泥。
這些假冒水泥流向市場會帶來什么危害呢?全國水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顏碧蘭告訴記者,因為水泥是結構材料,很多建筑 橋梁主體的承重結構都是由水泥組成的如果有質量隱患的話,那對結構的危害肯定是很大的,嚴重的就是倒塌,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假冒名牌有著雙重危害,它不僅對生產名牌產品的企業造成知識產權和經濟利益的損害,更給建筑安全帶來極大的危害。一旦假冒水泥進入在建工程,工程質量會打折扣,安全隱患貽害無窮。目前,武漢市相關部門已開展專項行動,對全市所有水泥銷售網點進行拉網式排查。與此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打擊生產源頭并查清這些假冒水泥的流向。
來源: CcTV《焦點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