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失敗了可以重來,但童年再也回不來了!”
昨日,“名嘴”易中天回母校華師一附中參加六十華誕慶典,看到不少校友帶著孩子、孫子來聽講座,同樣是家長身份的易中天心生感慨。他稱,自己堅決反對培優、反對勵志、反對成功學,這樣只會謀殺孩子的快樂。
離走紅的巔峰期已過去三四年,這位以品史一舉成名的“學術超男”依舊受到老少校友們的追捧。數百人的學術報告廳擠得水泄不通,沒有座位的學生席地而坐,白發蒼蒼的老校友像粉絲一樣找他索要簽名……不是第一次回母校,卻是第一次參加母校校慶,易中天的言詞不似其他場合那般潑辣犀利。“其實我最不喜歡別人叫我易教授,叫我易老師或者老易就行。”一開場,他就和校友套起了近乎。
看到不少校友帶著自己的孩子或孫子為母校慶生,易中天頗為感慨。他笑稱,自己也是一名家長,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帶兩歲的外孫女,研究“‘孫子’兵法”(指對外孫女的教育)是目前的頭等大事,“我要是不研究‘孫子’,她就會‘研究’我。”
也許是高中的小師弟小師妹勾起了自己青春的記憶,易中天回憶起了自己的中學生活:每天有的是玩耍時間。開圣誕晚會,同學們自制禮物相互贈送,實用又經濟,怎一個“快樂”了得。“現在的孩子苦多了,玩的時間太少,幾乎全被學習擠占。”易中天話題一轉:“現在的家長和孩子最突出的矛盾集中在教育方面,不少家長逼孩子培優,孩子不愿意。”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還想再加一句‘己所甚欲,勿施于人’!”易中天表示,自己旗幟鮮明地反對培優、反對對孩子進行勵志教育和成功教育。“家長喜歡的,孩子未必喜歡,家長何必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孩子。”他說,雖然現在競爭激烈,但失敗了不要緊,重新再來!孩子的快樂比什么都重要,因為童年無法重新再來。
(楚天金報記者趙莉、劉輝 大學生記者萬真 通訊員陳先鈞、曾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