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記者曾多次到號稱“防水產品一條街”的北京市吳家村路防水建材市場明查暗訪,報道過一些企業在這里設點銷售劣質建材的行為,并提請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時隔幾個月,記者再次到這里跟蹤暗訪,發現一些劣質建材仍然在這里大肆出售。一些銷售商還不惜采取多次分包、以次充好、檢測報告作假等手段,將大量劣質防水卷材用在承包工程中,嚴重危害了建筑工程質量。
層層轉包得利
層層分包業務,層層分割利潤,承包市場不規范,是導致防水工程質量隱患的誘因之一。吳家村的許多商戶們稱,對于分包現象,他們“大都經歷”過,也是見怪不怪了。
在防水材料行業做了10多年銷售的業務員王軍透露,在防水行業,“能接活的不干活、干活的接不到活”并不是什么新鮮事。防水工程分包一般有3種形式:一是“賣資質”。具有一定資質的企業拿到總承包后,經常會分包給一些小企業去做。二是“轉包”。由于業務忙或項目掙錢少,拿下總承包的企業會轉包給其他企業做,但名義上還是自己在做。三是“甲方直接分包”。一般是集體單位的內部工作人員采用不法手段,通過熟人或親戚的公司把防水工程接下來再分包出去。北京某著名大學學堂修繕工程就存在這樣的情況。
據有關單位調查,某大學學堂修繕工程總承包商是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三建公司),防水分包商為河南省恒昌防水防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恒昌公司),但出人意料的是,記者詢問此事時,河南恒昌公司回答他們“根本就不是分包單位”。該公司北京分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有人冒名我公司承包了該工程。”到底是什么人“冒用了”他們的資質,這位負責人卻說“不便透露”。
同其他公司相比,位于吳家村路兆豐園三區5號樓一層商鋪的河南恒昌公司門口還多了兩個牌子:中國建筑工程防水之鄉龍頭企業、項城市建設工程防水業從業人員維權中心。
產品以次充好
《北京市建設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藝目錄(2007年版)》明確規定:因為拉力和低溫柔度低、耐久性差、性能低劣,對于瀝青復合胎柔性防水卷材,自
在清華學堂建筑工地,記者幾經周折,在靠近清華大學第五教學樓邊的封閉地帶,發現了30多卷凌亂散落在地的防水卷材。這些卷材生產商為北京市大興區某公司,在吳家村同樣設有銷售點。包裝上名稱為:建筑瀝青防水卷材;執行標準為《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按照國家標準GB18242-2008,厚度小于或等于
按照包裝標示上提供的公司電話,記者詢問該公司都有哪些產品,以及價格和耐溫性情況,該公司一位經銷人員告知“現在公司大都是耐零下
在吳家村防水市場,許多商戶并不回避介紹自己門店里這些早已“禁賣”的價格低廉、耐零下
相互串通,以次充好,已成為吳家村防水建材“市場營銷”的潛規則。許多商鋪堆放的卷材,外包裝上都赫然印著北京通州、順義某地,而且連生產許可證號、北京市建委批準的產品編號都寫在上面,但實際上都是河北省一些小廠的產品。王軍告訴記者,對于一些不具備生產能力的防水公司,如果他們拿到的承包合同工程量小,就在吳家村就地購買防水卷材;如果量大,就到河北省找一家廠子貼牌生產。2010年,針對這些劣質產品,河北省涿州市曾組織過一次專項整治行動,但從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情況看,打擊力度還要加大。
檢測報告作假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工地上使用的防水材料必須要有產品合格檢測報告。一些禁賣的劣質產品又是如何流入北京市建筑工地的呢?吳家村的一些商戶說,他們會根據客戶需要,要什么樣的合格報告給什么樣的。在吳家村防水市場,這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偷梁換柱,瞞天過海,在合格報告上,公然把劣質產品寫成是合格,甚至是優質產品。
在吳家村路北京某防水公司銷售處,聽說記者要購買一批“抗零下
同今年前幾次暗訪的情況一樣,這里的銷售商大都表示能提供“產品合格檢測報告”。在一家公司,這里的銷售人員甚至還出主意:為應付質量監理,可以購買兩卷達標的產品“送檢”,施工中仍然使用“非標產品”。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