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曾是高污染企業的標志者,曾是高能耗企業的代名詞,而今,它像玩魔術一樣,將垃圾變為綠色水泥,將毒液化為無害物,向“兩型社會”建設排頭兵大步邁進。被譽為我國水泥工業搖籃的華新,正在上演一場波瀾壯闊的轉身好戲。
昨日,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旗下武穴公司市政垃圾綜合利用項目,本月下旬投產。這是我省迄今為止唯一的市政垃圾綜合利用項目,它有望成為我國破解“垃圾圍城”難題的一把“金鑰匙”。
華新公司始于1907年張之洞主持創辦的大冶湖北水泥廠,其生產規模曾被譽為“遠東第一”,與北京十大建筑、武漢長江大橋等緊密相連,享譽天下。這位工業“大哥大”雖然花冠滿頂,但也一直遭受著高污染、高能耗的困擾。
一個企業在快速成長的同時,應該履行怎樣的社會責任,百年華新深深思考后作出壯士斷腕的選擇:關閉功勛老窯,大膽技術革新,攀登綠色巔峰,致力環保產業……
2007年以來,華新利用水泥協同處置技術,投入2億元先后在省內外配套建設7個廢棄物處置項目。僅2010年,累計處置廢棄農藥1500噸、城市污泥5萬噸、各種固體工業廢棄物近千萬噸。三峽漂浮物、宜昌城市污泥以及武漢工業廢渣等,經華新之手變成綠色水泥,由此破解了一個個世界性環保難題。
華新公司介紹,十年間,公司產能擴大到6000余萬噸,目前總資產達175億元,再次躋身中國水泥行業前列。公司總裁李葉青說:“華新正脫灰袍穿綠衣,水泥將成為華新未來產業的附屬產品,華新在新的百年的目標就是做全球綠色使者,讓美好的世界從我們開始。”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泉高東起賀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