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fans的入口访问官方平台-onlyfans.com-onlyfans是什么意思

周豫鄂: 克服困難 認真編纂《湖北省志?工業?建材工業》

日期:2011-06-01 21:49:32
瀏覽數:
2011年5月31日,《湖北省志·工業·建材工業(1979-2003)》(送審稿)評審會議在湖北省建材工業協會會議室舉行。
省建材工業協會秘書長、原《湖北省建材工業志》編委會副主任周豫鄂在會上作《湖北省志·工業·建材工業(1979-2003)》(送審稿)的編纂說明。全文如下:
 
《湖北省志·工業·建材工業(1979-2003)》的編纂工作啟動于2006年9月,到本次審查歷時四年零九個月。
對于省建材行業而言,此次修志可謂困難重重。一是省地縣三級建材管理部門在機構改革中撤銷,多年積存的行業管理方面的資料散失嚴重。二是全省建材企業體制和主要負責人變動大,收集資料十分困難。三是修志經費微薄,修志工作的基本條件難以保證。
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省建材投資促進中心和省建材工業協會以關注行業發展的歷史責任感,在湖北省地方志辦公室和《湖北省志·工業》編纂委員會的領導下,團結努力,鍥而不舍,才取得了今天的送審成果。
 
現將編篡工作情況與相關問題報告如下:
 
一、關于編工作情況
 
(一)本稿編纂的組織工作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6年9月至2008年底,為“建材志資料稿”的撰寫階段。
2006年9月,省建材投資促進中心設立《湖北省建材工業志》編纂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著手擬定并報送篇目提綱,組織收集資料。在收集整理百余萬字的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編纂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組織人員編撰了1979-2003年大事記,作為整個編撰工作的基本線索。而后按工業志編輯室批準認可的篇目,組織8位同志分章編撰建材志資料稿。
為把握撰寫規范和核對史料,省建材投資促進中心于2007年8月邀請省地方志辦公室、省工業志編輯室專家審讀資料稿中《平板玻璃制造業》資料稿。
2008年2月,建材志資料稿匯編付印。其中“水泥”資料稿印發企業征集修改意見。經過修改的部分子行業資料稿和大事記還陸續在《湖北建材網站》刊登征求意見。其間,我們與《華新志》第三卷的編修工作取得聯系和互動。
2008年底,省建材投資促進中心撤銷,編纂工作一度受到影響。
第二階段:2010年春至今,為建材志送審稿編撰階段。根據省經信委及《湖北省志·工業》編輯室要求,省建材工業協會承接了建材志稿的續編工作。這一階段主要是對建材志資料稿進行梳理統稿,提煉濃縮,編纂《湖北省志·工業·建材》的初稿及送審稿。
針對建材志資料稿存在的缺陷,2010年省建材工業協會組織統稿人員對石膏、石材、水泥制品、裝修材料等子行業進行調研和資料核查梳理。9、10月間,邀請專家與企業代表分別審查《石材采掘加工業》和《水泥制品業》初稿。其他子行業的初稿也商請業內專家審讀。經此努力,建材志初稿于2010年底完成。
2011年4月,省建材工業協會召開會議,審查建材志初稿(即“一審”)。 與會的省建材老領導和專家經過認真審查,認同初稿的基本結構、撰寫脈絡和主要史實,并就具體問題提出了若干修改意見。在“一審”之后,經編撰人員匯集梳理各方意見,系統地調度史料,并斟酌濃縮文字,于2011年5月上旬完成可提交“二審”的送審稿。
(二)編纂工作的主要成果:
一是收集整理了百余萬字的歷史資料,我們將整理成電子版報送上級志辦。
二是編寫了《湖北省建材工業志(1979-2003)》(資料稿)及《湖北省建材工業大事記(1979-2003)》初稿兩稿篇幅逾80萬字。為承前啟后,我們將大事記延伸至2010年。我們打算繼續梳理資料稿和大事記,打印成冊并制成電子版,為相關人士查詢資料提供方便,也為后續修志提供線索。
二是編撰了《湖北省志·工業·建材工業(1979-2003)》的初稿和送審稿。初稿約11.8萬字;送審稿約8.7萬字。
四年多來的修志工作,得到華新水泥、葛洲壩水泥、長利玻璃、三峽新材、雙強水泥制品、宜都衛陶等一批骨干企業和襄樊、宜昌、黃石等地原建材部門老同志的支持,得到原省建材局、建材工業總公司、省建材工業辦公室老領導和老同志的關心和幫助。原省建材投資促進中心領導班子和機關工作人員對此也傾注了大量人力財力。武漢理工大學、省建材研究設計院和省非金屬地質公司等單位及時提供了所需資料。
雖然建材志資料稿的撰寫只有七位人士,執筆統稿者僅一人,參與總纂的也就是幾個人,但整個編纂過程中,直接參與提供資料、修改審議者則逾百人。此次修志工作是在省工業志辦直接指導下進行的,通過修志,我們回顧了歷史,對今后工作也有一定幫助。作為省建材工業協會秘書處的負責人和原建材志編委會的負責人之一,我借此機會對提供支持和幫助的各單位負責同志,對參于組織、撰寫、審稿的機關老領導和老同志、各方面的專家,對省工業志辦的領導表示衷心感謝。
 
二、關于送審稿編工作中的若干問題
 
(一)編纂《湖北省志·工業·建材工業(1979-2003)》的思路,就是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全面、系統、真實、科學地記述全省建材工業斷限內歷史與現狀。在史料收集和選用上,我們力求做到“四個反映”,即:反映建材工業生產力演進過程,反映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體制轉變對于建材工業生產力演進的作用,反映生產力演進過程中建材企業的興衰存亡,反映科技進步對于建材工業生產力演進的影響。
(二)為達到控制送審稿篇幅的要求,對于一定歷史條件下所有工業部門統一開展的工作,在尊重歷史有所交代的同時,側重反映建材工業推行這些工作的特色,對于各行業具有共性的史料從略。對于行業內眾多企業具有共性的史料,則選取其中最早或最具典型意義的資料。
(三)送審稿結構遵循2007年經湖北省地方志辦公室和工業志辦公室審查認可的篇目。編纂體例遵從湖北省地方志編委會的統一要求。
(四)在編纂方法上,送審稿借鑒上一次編修建材志的經驗,側重以綜述和縱述歷史的方法編排史料。其中,行業概述力圖通過梳理歷史脈絡,串聯重大事件,旨在客觀反映湖北省建材工業的發展規律;各小行業著重記述產業政策、生產能力、企業結構、工藝技術以及相關市場的沿革或變化。
(五)送審稿中采用的數據,主要源自國家建材信息中心和湖北省統計局提供的統計資料。其中,國家建材信息中心提供的統計資料源自國家統計局。送審稿中有部分數據來自省建材主管機構、企業所在地統計局以及企業提供的統計資料。送審稿中應用的數據,基本是隨文隨表注明或交代出處。
(六)送審稿中所用專業技術名詞或特定稱謂,依照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同時遵從國內行業通行用語習慣(如“大水泥”、“小水泥”)并加以注明。
(七)為反映事件的完整性,送審稿中有部分內容撰寫時間下限超出2003年,如為反映行業整體發展水平,采用了2004年第一次經濟普查的數據。
(八)送審稿中“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制造業”所涉及產品,多屬于建材業與其他工業部門交互管理的產品,故記述較為簡略。
 
由于水平有限,或是條件所限,送審稿中史實錯漏、編排失序、體例不合的問題在所難免,敬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
 
湖北建材官方網站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