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78個縣市,建材檢測范圍擴大到1/3;在全國玻璃行業大名鼎鼎的三峽新材、長利玻璃11生產條線一次性通過節能環評;今年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21%;……。這一排一排數字,都凝聚著湖北省建筑材料節能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全體員工的汗水”??偨浝碣Z剛8月1日告訴記者。
該公司成立4年來,承擔著湖北省建筑材料及建筑工程節能檢測、建筑能效測評、節能評估、建材工業企業節能監測、能源審計、節能技術咨詢服務等方面的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經通過湖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認可委員會認可的檢測能力范圍有10多類產品項目、67個檢測領域、900多個檢測項目等。
賈剛說,中心形成以材料檢測為主、建筑能效測評、能源評價、評估、監測等協調發展的一個綜合體系。并按照國內一流的目標,體現出新能源和節能建材檢測專業性、權威性,為湖北建材和建材相關企業提供了檢測檢驗、產品研發以及技術標準等全方位配套服務。
據企業評價,該公司服務項目中最拿手的要屬,墻體及屋面材料(玻璃纖維增強水泥輕質多孔隔墻條板GB/T19631-2005等17項);外墻外保溫系統(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程JGJ 51-2002 等8項);建筑節能工程(紅外熱像法檢測建筑外墻飾面層沾結缺陷技術規程CECS 204:206等2項);建筑外門與外窗、玻璃和幕墻等7大項,100多個品種。
據企業評價,該公司服務項目中最拿手的要屬,墻體及屋面材料(玻璃纖維增強水泥輕質多孔隔墻條板GB/T19631-2005等17項);外墻外保溫系統(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程JGJ 51-2002 等8項);建筑節能工程(紅外熱像法檢測建筑外墻飾面層沾結缺陷技術規程CECS 204:206等2項);建筑外門與外窗、玻璃和幕墻等7大項,100多個品種。
賈剛介紹說,如果沒有中技國際工程公司領導的堅強后盾;如果沒有湖北省質監局的大力支持;如果沒有全體員工的克難攻堅;如果沒有像湖北天泉、武漢三木等眾多企業的信任;如果……。就不可能在全省縣市級建材企業迅速擴大到1/3;就不可能將三峽新材、長利玻璃11生產條線一次性通過節能環評;就不可能今年上半年產值同比增長121%。

圖為工程技術人員在檢測中控玻璃門窗的情景
中國建材報駐湖北記者李文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