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水泥協會提出了《關于支持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的政策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指出,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污泥、危險廢物的技術已被國際公認為是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
近幾年,我國水泥行業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取得了顯著成果,一些企業已逐步建立了一套協同處理技術體系。但是,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的應用在我國屬于剛剛起步,在政策、標準、技術、監督等方面有待于建立和完善。
廢棄物處置優勢明顯
據了解,水泥窯協同處置與其他方式的廢棄物處置相比具有節能、環保、經濟的比較優勢,是目前國際上廢棄物處置的一種重要手段,在發達國家的水泥行業已有三十多年安全運行經驗。
垃圾焚燒爐方式曾在歐美國家盛行過,二惡英污染風險和投資運行成本過高這兩大弊端,使得垃圾焚燒在經歷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高潮之后,目前國外已經成為了一種“夕陽產業”。德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等都早已相繼頒布了“焚燒爐禁建令”或部分禁建令。日本高峰期建設有6000多座垃圾焚燒設施,但到目前僅存1280座。即使經濟不是很發達的菲律賓,也頒布了垃圾焚燒設施建設的禁令。
《建議》強調,水泥企業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除了具有明顯的綜合比較優勢外,還可替代部分燃料和原料,減少天然礦物資源的消耗,有利于水泥行業低碳發展。同時,還大幅度節約土地資源,減少當前城市垃圾處理需要不斷征用土地進行填埋的浪費,也避免了相應的社會矛盾。
工業廢物處置潛力大
近幾年,我國水泥行業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有了積極的嘗試,并取得了顯著成果。國內有金隅集團、海螺集團、華新水泥等數家專業公司和水泥生產企業一直致力于研發具有中國特色的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已經逐步建立了一套協同處理技術體系(詳見相關鏈接)。
據了解,處置的廢物主要有化工油泥、石化污泥、金屬加工業污泥、漆渣、廢輪胎、電鍍污泥、有毒化工廢料、有毒土壤等,但處置規模相對較小,尚不能充分發揮水泥工業廢物處置的潛力。
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將是“十二五”期間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新亮點,是水泥工業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突出表現,符合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指導思想,也是水泥工業“十二五”期間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方面的節能減排指標內容。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已明確提出支持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產線。
近期,中國水泥協會的調查證明,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項目發展迅速,初步統計到2011年5月底已投產運行約19個企業20條生產線。目前在建、擬建的項目多達約130余項,投資規模達55億元,涉及垃圾、污泥及其他廢棄物等的處置,年總處置能力達1000萬噸。預計“十二五”期間水泥工業協同處置廢棄物將取得重大突破。
八項建議發展水泥除“廢”
由于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的應用在我國屬于剛剛起步,在政策、標準、技術、監督等方面有待于建立和完善。為此,中國水泥協會提出了以下八項建議:
一是把水泥窯協同處置作為國家“十二五”對水泥工業重點支持的項目,并作為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重點推廣技術。
二是加強法律保證和政策支持力度,要進一步加強各種廢棄物管理的法規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建議明確,全國600個大中型城市周邊的新型干法水泥廠要承擔城市發展而產生的城市廢物處置任務,并把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作為我國處理城市廢物的首選技術,摒棄落后傳統的焚燒爐處置形式,使中國城市廢物處置水平很快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是改造工程資金支持。處置是一項公共環境事業,政府應該對實施企業給予適當投入,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水泥企業參與公共環境事業的積極性。設立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廢物、污泥、城市生活垃圾的專項資金,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
一般一條水泥窯協同處置改造工程投資費用在8000萬~10000萬元。建議按每個改造工程給予10%的財政補助。“十二五”期間力爭完成100個改造工程,總補助費用是10億元。這100個生產線的示范作用將給城市環境改善帶來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是把危險廢棄物(含污染土)列入國家發布的《資源綜合利用目錄》中。
五是稅收政策上給予優惠。凡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準入條件的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含生活垃圾處理、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危險廢物處理),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外,應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
六是加強工藝裝備技術的研發支持。為最終建立完整的中國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體系,建議國家在“十二五”期間重點支持十項水泥窯協同處置示范線的研發項目,每個項目支持研究經費2000萬元,合計需要資金2億元。
七是在能源消耗的審計上適當放寬考核限額指標。建議政府對其能效審計時,適當放寬考核限額指標或對原有能效標準進行修訂,電力部門應優先保證實施水泥窯協同處置的水泥生產線的電力供應。
八是盡快出臺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生活垃圾及固體廢棄物的國家標準。
相關鏈接: 處置廢棄物實踐的主要企業
金隅集團北京水泥廠早在1998年就開始利用1條日產2000噸水泥熟料窯進行廢棄物處置,主要針對北京的石油、化工、汽車、醫藥、冶金和建材、實驗室等單位產生的《國家危險廢棄物名錄》中所列47類中的30類廢物進行安全處置。2005年北京水泥廠專門興建1條日產32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以協同處置10萬噸危險廢物。2009年10月在水泥廠內建成設計處置500噸/天(含水80%~85%)污泥熱干化預處理線,干化污泥在32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焚燒處置。目前處置量400噸/天。北京水泥廠是奧運會期間北京市惟一沒有停產的工廠。
原廣州越堡水泥有限公司投資7070萬元,利用1條60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改造成日處理600噸/天(含水80%)城市污泥工程。自2009年8月21日投運,共處置了廣州市生活污泥13萬噸。經過一年多的運行,系統可靠,操作簡便,對污泥的適應性強。經熱工標定,處置能力達736噸/天,污泥干化后可替代燃料和作為脫硝材料使用。按照600噸/天的設計處理能力運行,該項目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36萬噸/天,減少CO2 排放3.4萬噸/天,避免污泥填埋而減少甲烷排放5000噸/天,相當于每年減少CO2排放10.5萬噸/天。
安徽海螺集團與日本川崎公司聯合開發了水泥窯和氣化爐相結合的處置城市垃圾技術,利用銅陵海螺水泥2條50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建設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天的生產線。一期工程于2010年4月10日投運,日平均處理生活垃圾230噸/天,全部處置銅陵市產生的城市垃圾。
湖北華新公司投資6500萬元在武穴工廠建設日處理500噸/天的生活垃圾生產線,今年4月建成投產。華新水泥秭歸水泥公司2010年7月建成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三峽庫區漂浮物項目,設計日接受處理能力1000立方米,年處理能力達30萬立方米,目前為止已經處理漂浮物10萬立方米。為三峽庫區漂浮物提供了安全、環保的末端處置方式。
除了上述企業從事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工業實踐外,還有天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甘肅永登水泥有限公司、重慶拉法基瑞安(重慶南山)水泥有限公司、寧波富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亞泰水泥有限公司等也先后獲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進行工業有毒有害廢物的水泥窯處置試驗工作,部分工廠已經形成一定的處置規模。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