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fans的入口访问官方平台-onlyfans.com-onlyfans是什么意思

水泥市場可期 產業價值回歸

日期:2011-10-26 07:38:47
瀏覽數:
   四季度是否可能出現“旺季不旺”?筆者認為今年的市場行情并不是“旺季不旺”,而是新增產能的釋放所致,另一方面市場悲觀情緒在相對消極的大宏觀經濟背景下被放大,從而忽略了在企業、協會各方努力下今年水泥市場的優異表現——實際上根據數字水泥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1~9月份的月度產量數據仍在正常運行軌道內,水泥價格、利潤指標表現較往年有了大幅的攀升,特別是華東地區超越各方預期。筆者認為,今年的水泥市場表現可比做足球賽,上半場已經進球領先了,下半場開局踢的不錯,“教練”的目標是保住現有成果,出線最重要,當然能再進一球更好。
    市場表現
    今年是“十二五”的起始,非常關鍵的一年,水泥市場出現了很大變數:
    - 去年限電,市場“報復”性反彈,在華東地區大企業的引領下,水泥價格大幅提升,水泥價值回歸,今年全國價格處于歷史高位;
    - 同樣在去年,新增產能飆升,新投熟料生產線超過200條,新增熟料能力按設計產能為2.55噸,保守估計將形成4.5億噸水泥能力,在今年逐漸發揮;
    - 2011年,進入4萬億投資的第三年,強勢需求接近尾聲。
    在今年上半年,無論是實業市場還是在資本市場,水泥都有良好的表現,也可以說是超預期的表現,但在5月后,市場的壓力逐步顯現,進入7、8月更為明顯,唱“空”的一方顯示很大的強勢。
    實際上在今年,筆者曾多次撰文分析水泥市場的走勢,其觀點是:
    - 今年的水泥產量運行軌跡與其余正常年份并沒有太大區別,尤其是需求還是不錯的,并沒有明顯回落;
    - 水泥的價格基本保持在去年的水平,有波動都屬正常范圍,一是季節影響,二是新增產能投放所致;
    - 最主要的影響是經濟環境及對未來市場預期的影響,尤其是受輿論導向的影響:cpi高企持續不下,財政緊縮、資金嚴控,隨后保障房縮水,尤其是7.23動車事件,這樣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股票市場迅速反映,導致水泥股價大跌。
    實際上今年水泥市場發展有3條主線:
    - 水泥是區域性產品,價格取決于供需關系,今年市場需求依然不錯,3月份市場開始轉暖,尤其是在二季度,需求旺盛,5、6月的單月水泥產量突破1.9億噸,直逼2億噸,在此背景下,水泥的價格才能“坐住”;
    - 今年的市場供給壓力非常大,市場需求的增長和落后產能淘汰量之和,充其量在3億噸,但上文已表述今年新增水泥能力在4.5億噸,大大超出市場的容量;
    - 面對資金緊縮、市場需求放緩、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在國家經濟環境背景下,采取節能減排、限產保價無疑是現行的市場對策。
 
2011年前3季度水泥產量已經公布,累計產量15.13億噸,同比增長18.11%,從統計的每個月數據來看,基本吻合往年的生產運行軌跡,按照每月規律,可基本估算10~12月的水泥產量,全年水泥產量大約近21億噸。但為什么市場上反應今年一直感到需求壓力減弱,尤其在下半年明顯感到“旺季不旺”,數字水泥為此還出了專題討論。筆者在此文通過水泥的產量及利潤等數據再加以剖析今年水泥市場表現。

    水泥產量

    華東地區水泥產量仍然位于全國之首,中南保持第二,東北、西南和西北地區的水泥產量在全國的比重進一步加大。

 前7位產量大省全年產量仍將超過1億噸產量,占到全國產量的50%:山東和四川都有可能挑戰1.5億噸,山東曾有過年產1.6億噸的紀錄,至9月份累計數據中,山東僅以不到200萬噸的優勢領先四川,產量在第一位,但很難維持到年底;湖北、湖南、安徽3個地區去年同期產量在5,500~6,100萬噸之間,今年都有躍進。

    增速的變遷最可看出市場的表現,貴州、重慶、四川、陜西、山西增速名列前茅,但價格走不起來,究其原因,新增產能迫于進入市場,但產量沒有轉換成銷量,導致庫存加大、價格走低。

 

 

水泥利潤

水泥利潤是各方最為關注的,1~8月累計水泥利潤649.16億元,接近去年全年712.20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46倍,凈增386億元。

貢獻最大的當屬華東地區,306.37億元,占全國的47.19%,較去年同期的26.18%增加了21個百分點;

    東北,利潤41.70億元,較去年增加近23億元,主要是在4月后開始發力,且市場穩定;中南,利潤164.18億元,較去年增加近100億元;這兩個地區占全國比重和去年相當;

    華北、西南利潤比去年都有增加,但在全國所占比重比去年要減少5個百分點;

    西北,利潤略低于去年,占全國比重下跌了近10個百分點。

    將各地區水泥產量、利潤占全國的份額(也可說是貢獻率)來做比較,也就是投入產出比,華東地區是“產少利多”,31.41:47.19;中南是基本持平,25.82:25.59;其他地區,是“產多掙少”,東北地區由于一季度原因,全年數據會扭轉,而西南表現最差,15.45:5.04。

從產量、利潤前10省區的進行比較更說明問題:

    在利潤前10里,華東地區占了5席,在利潤增長前10里,湖北獨占鰲頭外,華東地區的占6席:安徽省產量排第10,利潤排第1,從投入產出比講,利潤是產量的3倍;安徽利潤拔頭籌,緊隨其后山東、浙江、江蘇,水泥是規模經濟,海螺、中建材無疑是近年市場利潤的最大收益者;上海、福建產量小,無法比規模,但在利潤的增長上卻一展風采。

    江西、廣西產量在前10 之外,利潤進入前10,江西,產量在前10開外,利潤規模、增長排名均進入前10,雙豐收;廣東、廣西,華潤、海螺、臺泥的糧倉,穩定利潤來源。

    湖北,今年利潤增長的狀元,華新是大贏家;

    河南、河北,冀東、金隅、同力是區域的引導者;

    還值得一提的是遼寧和重慶,比去年都有較大幅度增長;四川、湖南產量前10,利潤卻在前10 之外。

    將產量、利潤掛鉤,意在揭示市場的供需關系——無疑今年華東地區打了個翻身仗,長期受產能過剩困擾的低迷市場有了起色,但任重道遠,老問題沒有解決掉,還會有很多新的問題要出現,這就是市場,不可懈怠。

    銷售毛利率

    水泥銷售毛利率是判別盈利的另一項重要指標,全國較去年增長了5個百分點,其中:西北地區毛利率最高,主要是由于水泥生產成本要低,尤其是煤炭成本,但毛利率較去年已有所下降;西南持平其他地區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華東地區增加10個百分點。

銷售毛利率前10中:西藏水泥銷售毛利率一直排在首位,新疆、安徽緊隨其后,都突破了30%,青海、甘肅排位雖高,但較去年都有所下降,浙江、江西沖入前10;

水泥銷售毛利率增長前10中:前兩,華東的安徽、浙江;前六,華東的江西、江蘇榜上有名,6席包攬4席;前十,華東的福建、上海進入??梢娙A東今年在市場上的表現,關鍵詞:市場整合,利潤上升,行業的命脈與歸宿。

 

 

結束語

    自“十五”開始,新型干法水泥的崛起,占到了水泥產業的主導地位,實現了幾代水泥人的夢想,被稱為水泥的黃金時代到來了。這10年水泥工業發展圍繞隨著三個主題:新型干法水泥發展與落后產能退出、市場高速發展與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市場無序與大企業集團快速發展進行區域整合。

    可以說,水泥市場的矛盾一直集中在市場供需關系上,反映在價格上。然而面對這種市場壓力,從大企業集團到各地水泥協會都在研究市場,逐步形成共識,采取不同對策,今年的水泥市場仍舊有超于預期的良好表現——2011年,“十二五”的起始年,根據最新的水泥產量及利潤表現,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水泥工業打了一個翻身仗,在產業的技術進步、大集團的規模成長、市場的規范、到產業價值的理性回歸,探索出了一條市場健康成長之路。

    據數字水泥從2003年開始跟蹤市場價格數據顯示,今年水泥價格已較前幾年有了大幅提升——2011年的P•O 42.5水泥市場價格較最低的2005、2006年上漲了112元/噸,較2010年上漲了35元/噸;2011年5月437元/噸,達到了今年的頂峰,隨后由于季節因素市場價格下滑當屬正常。2011年已走完了大半程,可以鐵定地說今年是水泥工業豐收的一年,去年年底數字水泥的華東市場研討會的主題“水泥市場可期,產業價值回歸”得到了市場應證。

在水泥工業今年如此精彩的業績表現中,市場上仍彌漫著“旺季不旺”消極看法,筆者認為,今年市場行情并不是“旺季不旺”,而是兩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今年大部分人對水泥市場要求過高,有“鞭打快牛”之意;另一方面,新增產能過大所致,這一觀點筆者在2008年就已指出——產能釋放對市場的作用是逐步顯現的,2010~2012年將是產能釋放的高峰期,市場壓力加大,這種產能釋放的壓力和經濟面的持續負面消息和在市場上得到了放大,而業內應對市場變數所采取的積極有效手段被曲解。

    關于未來市場預期,筆者認為隨著市場的發展,前幾年深受市場困擾,大規模、低成本、高集中產能釋放的動能已受到了抑制,這是當前保持市場健康成長最重要的力量;而4季度是水泥產業的黃金季節,有提價的條件和基礎,市場沒有下滑的理由。盡管盲目樂觀不可要,4季度在今年CPI高企、資金緊縮、產能過剩的眾多因素下,能夠維持在今年的水平上已實屬不易了;但機會總是有的,這幾年有實力的大集團迅速成長,各具特色,在競爭中成長、發展,但誰也不會和效益過不去,4季度有理由看好。今年的水泥市場表現可比做足球賽,上半場已經進球領先了,下半場開局踢的不錯,“教練”的目標是保住現有成果,出線最重要,只要頂住了對方的強攻(水泥價格仍然保持在400元/噸以上),不被對方踢進球就勝利了,當然能再進一球更好。

    今年水泥是工業部門中業績表現中的皎皎者,上半年的業績已令業內外人士刮目相看,尤其是在市場信息溝通方面,業內——業外,省市區到區域,網上——網下,會議——活動,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溝通交流,這是今年水泥產業的一個突出標志,是產業的一個進步。這說明,隨著信息平臺的提升,信息的溝通愈發重要,通過多媒體渠道,及時發布、溝通、交流市場信息對市場健康成長是有效的助推器。

來源:中國水泥數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