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fans的入口访问官方平台-onlyfans.com-onlyfans是什么意思

陶瓷產業快步“入冬” 陷最嚴峻危機

日期:2011-11-08 17:56:53
瀏覽數:
入口陶瓷的價格=優質陶土資源+制造能源+人工本錢,尚普咨詢行業分析師常鑫指出。沒有品牌、沒有附加值的產品就等于在賤賣我國寶貴的礦產資源。陶瓷業的中國制造”實際上走的低廉的賤賣國土”之路。中國的陶瓷市場要從“中國制造”"中國發明”進行突破,從陶瓷大國成為陶瓷強國,只有創新才是永恒不變的法寶。作為高能耗產業之一的陶瓷業,雖然沒有被列入取消入口退稅行列,但政策的大方向已經明示,取消陶瓷入口退稅是遲早的事,作為高能耗高污染的激進行業,陶瓷業勢必要逐漸走上升級轉型之路,中國正在經歷國內陶瓷業最大規模的一次洗牌。
 
正值“金九銀十”卻像“隆冬臘月”這用來形容內憂外患下的陶瓷行業并不為過。一面是歐盟掀起十年來最嚴厲的一次反傾銷調查,2008年的金融危機原本可以實現陶瓷產業的結構調整和整體升級。一面是樓市調控、內需收緊的窘迫境地,陶瓷行業內部的惡性競爭又雪上加霜,受影響的企業有1440多家,預計三分之一的企業面臨轉型或關閉;僅在淄博就有上百條陶瓷生產線停工。
  但是當時政府出手救市,這個過程推后了市場經濟充分發展充分競爭的終極就是過剩,過剩之后必定是重組中國陶瓷業正在經歷規模最大的一次洗牌。
  陶瓷企業成股市“下滑王”樓市調控唇亡齒寒股市場上,賣場的冷遇只是陶瓷業日子難過的一個縮影。陶瓷生產商斯米克成為中小板業績“下滑王”
  濟南的天空陰沉沉的北園大街的一家家居賣場,2日。陶瓷衛浴區冷冷清清,門可羅雀。閃亮的燈光倒映在光可鑒人的瓷磚地面上,更顯得寒氣逼人。
  薛女士無奈地直搖頭,負責金意陶瓷磚銷售的薛女士最近心情很不好。銷量太低了至少比往年低了五成。問及原因。大環境不容樂觀。現在國家調控房地產市場,需求降低,再加上賣場的大幅擴張,客戶被分流嚴重,銷售肯定遇冷。
  各商家均推出了不同水平的促銷活動,為了增加銷量。企圖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但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銷售諾貝爾瓷磚的王女士直言,就連一年中最火爆的國慶黃金周都客流慘淡。現在房子都賣不出去了哪還有人來買瓷磚呀。王女士嘆道。
  股市場上,賣場的冷遇只是陶瓷業日子難過的一個縮影。陶瓷生產商斯米克成為中小板業績“下滑王”斯米克中報顯示,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529.63萬元,同比下降1098.36%;斯米克的下滑王”頭銜在三季度雖然拱手讓人,但形勢仍不容樂觀。10月18日,斯米克公布三季報,稱本年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比減少11437萬元,減幅663.45%下跌如此沉重,令人瞠目結舌。
  建材零售市場需求增速減緩,斯米克給出的理由是受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影響。同時,原輔資料及能源價格繼續上漲,也導致公司生產利息繼續上漲,并且由于市場競爭加劇,產品銷售價格提升困難,影響了公司的獲利能力。
  斯米克并不是孤獨的下滑者”主營衛浴產品的*ST國創今年上半年凈利潤下降99.3%主營陶瓷貿易等裝修材料的成霖股份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297.59%事實上。
  用來形容房地產限購令下陶瓷業的生存現狀再合適不過了據統計:房地產業每減少100萬平方米建筑量,唇亡齒寒。就會減少2萬套左右的衛生潔具需求。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受樓市調控政策的影響,陶瓷企業的利潤率下降了30%左右。
  陷最嚴峻危機遭歐盟69.7%懲罰性關稅。
  使得我國陶瓷行業在歐盟市場上逐漸失去競爭力。這是中國陶瓷十年內遭遇的第六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反傾銷調查。高額的反傾銷關稅。
  讓中國陶瓷業最近登上風口浪尖的卻是嚴重的外患。然而。
  山東雅迪陶瓷有限公司的對歐盟入口業務今年急劇下滑。董事長宋文通介紹說,作為淄博最大的內墻瓷片生產企業之一。往年對歐盟入口占出口總額的70%-80%但從今年3月份開始,只剩下10%左右。原因就在于歐盟對雅迪陶瓷征收了36.6%高關稅。
  雅迪陶瓷的遭遇還不算慘烈。今年3月初,事實上。歐盟就公布了對華陶瓷反傾銷案初裁。根據歐盟9月15日公布的對華瓷磚反傾銷案終裁結果,將對中國出口到歐盟的建陶企業征收高達69.7%懲罰性關稅,為期5年。其中,6家企業獲得26.3%至36.5%不等的單獨稅率,廣東四家公司稅率為26.3%廣東一家公司稅率為29.3%山東雅迪陶瓷有限公司為36.5%100多家參與調查的企業獲得30.6%加權平均稅率,其他企業均被征收69.7%懲罰性關稅。與它比起來,歐盟算是對雅迪陶瓷“青眼有加”
  歐盟的手下留情”仍然讓雅迪陶瓷的入口業務遭受重創。不光是對歐盟,只可惜。雅迪陶瓷入口產品占總產品的比重從去年的30%左右降到尚普咨詢行業分析師常鑫感慨,這是中國陶瓷十年內遭遇的第六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反傾銷調查。對于歐盟的這種釜底抽薪式的打擊。高額的反傾銷關稅,使得我國陶瓷行業在歐盟市場上逐漸失去競爭力。
  目前歐盟已成為中國瓷磚的第三大入口國,根據中國海關統計顯示。入口量占我國瓷磚總出口量的8%9.5%入口總值的10%12%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主任藍衛兵公開表示,歐盟這次對華瓷磚反傾銷是影響范圍最廣的一次。除了地磚、墻磚以外還包括了馬賽克,影響的企業有1440多家。估計將會有三分之一的企業面臨著轉型或關閉,受影響的陶瓷企業的工人將會超過幾萬。
  歐盟征收反傾銷稅的政策下,常鑫也透露。國內很多依靠入口的陶瓷企業陷入了困境,山東淄博的陶瓷企業銷量同比至少下滑30%上半年大約有100條左右的生產線自愿停產。
  淄博,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沒有訂單,庫存壓力大,不少制陶企業都已經停產,有的企業已經關停好幾個月了歐盟事件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已經顯現。受到歐盟對中國陶瓷企業反傾銷調查的影響,噩夢到此似乎還未完結。阿根廷、秘魯分別于今年7月和8月對中國陶瓷企業展開反傾銷調查。目前已逐漸形成韓國、泰國、巴基斯坦、印度、阿根廷和歐盟從東、南、西三方對我國陶瓷入口全面壓制的態勢,國陶瓷出口的大門正慢慢被關閉。
  惡性競爭、缺乏修煉成致命弱點這似乎還不是中國陶瓷業發展真正的瓶頸所在不少業內人士提出,內憂外患。自身修煉功夫不到家,才是中國陶瓷業的致命弱點。雖然我國是世界上陶瓷生產量最大的國家,但我國并不是陶瓷強國。中國陶瓷入口近年來反復陷入反傾銷的輪回’這是陶瓷行業反省的機會。國的陶瓷行業缺少強有力的品牌,行業同質化比較嚴重,往往是新產品剛出來幾天,市場上就會有許多相似甚至相同的產品呈現,新產品設計的生命周期非常短。絕大部分的生產企業比較分散,規模較小,缺乏核心競爭力,只是憑廉價的勞動力和國家入口退稅獲得短暫的競爭力。尚普咨詢行業分析師常鑫說。
  談起歐盟的反傾銷,淄博統一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國梁對此深有感觸。也忍不住痛批一些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的國內同行。模仿我花色,低價爭搶我既有客戶,看不起這樣的企業。
  不能把我國陶瓷企業現在面臨的問題全賴到歐盟身上。事實上,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尹虹和華夏陶瓷網總編輯劉小明都直言。中國陶瓷業的不景氣,國內因素影響大于反傾銷。
  國建陶產業每年都要增加數百條生產線,從2006年以來。大量產品特別是低端產品庫存積壓,產能過剩是既成事實。再加上國內繼續通脹使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勞動力本錢的提高,以及人民幣匯率升高等原因,陶瓷行業大面積停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用近乎刻薄的字眼這樣評述中國陶瓷業,除去低價優勢,中國陶瓷產品拿什么跟人家在國際上比拼?歐洲的陶瓷產品質量過硬,不只是賣磚,更是賣設計。如果拼低端產品,歐洲離中東、非洲更近,運費廉價,何苦千里迢迢來買中國的產品歐盟反傾銷未必是壞事,劉小明據此提出。反傾銷就像是一個外部力量倒逼陶瓷產業升級,要好好利用這個契機。
  年的金融危機原本可以實現陶瓷產業的結構調整和整體升級,尹虹也指出。但是當時政府出手救市,這個過程推后了市場經濟充分發展充分競爭的終極就是過剩,過剩之后必定是洗牌、重組。
  打造自主品牌突圍路徑:科研創新。
  沒有品牌、沒有附加值的產品就等于在賤賣我國寶貴的礦產資源。入口陶瓷的價格=優質陶土資源+制造能源+人工本錢。
  建筑陶瓷企業數量多達6000多家,據尚普咨詢發布的2011-2016年中國建筑陶瓷系列市場分析調查演講》目前我國陶瓷品種超越500個。這些企業總資產可達5000億元。國建筑陶瓷在生產、消費和入口三方面均居全球首位,其中,建筑陶瓷產量約占全球產量的2/3國內瓷磚入口約占全球瓷磚貿易的1/2這么大的市場,難道拱手讓人?答案顯然是不。業內人士直言,科研創新,走自主品牌之路,才干突破內憂外患的重重阻礙。
  從去年開始,雅迪陶瓷董事長宋文通早就意識到這一點。雅迪陶瓷放棄了低端產品的生產,放棄了中端產品的入口,拿出了去年利潤的50%專注高端新品的研發,走品牌化的道路。
  應對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競爭壓力,統一陶瓷董事長袁國梁也表示。多元化開拓市場僅是權宜之計,放棄市場更不是明智選擇,唯有在科研創新支撐下走自主品牌之路,才是建陶產業真正的突圍路徑。今年4月的廣交會上,華光陶瓷和瑞士歷峰集團達成合作意向,合作開發面向國際高端市場的陶瓷品牌“上海灘”目前已在全球40家專賣店同步發售,這是中國當代陶瓷首次結盟國際頂級品牌。
  為重振“南方瓷都”這一產區 品牌,陶瓷主產區淄博。淄博正在按 照“做大一批、轉移一批、淘汰 一批”原則推進品牌戰略,明確提出截至今年年底要砍掉四成建陶生產能力,把產能從目前的12億平方米控制到7億平方米以內,為品牌企業做大做強騰出市場空間。  
 
來源:華夏陶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