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十月以來,中建商砼亞東站所開展的以“綠色生產、低碳生活”為主題的“三小”(小改進、小舉措、小細節)活動,既營造了節能減排和花園式廠站建設的濃厚氛圍,又取得了降本增效的明顯成效,并受到前天來站的清華大學廉慧珍等五名教授專家的一致好評。
該站上百名員工從今年3月份起,每天都能洗熱水澡,這完全得益于站辦公樓頂改進式地裝配了太陽能熱水器;同時,該站又及時將站內包括耗電大的鏑燈在內的上百盞燈泡,全都換成節能燈,并對站內的140多個自來水閥門予以調小,所積累節電節水的費用共在13萬元以上。
置于攪拌樓百米以內的減水劑,以便于隨時摻入生產過程中。這種化工原料存放的大忌是盛夏強烈陽光下的暴曬。以往,武漢不少攪拌站都是為此花八萬多元搭建一個通電降溫的防曬裝置。而亞東站員工則首創設計制作出既不用任何耗能裝置又能達到降溫效果佳的“遮陽傘”,從而既節省了外請單位的設計費,又做到了零能耗,零排放。
近一年來,亞東站的每個裝備、設施和辦公區每個電器上都貼上了“請節約用電、用水、用紙”和“出門請關燈、關窗、關空調”等小標識,并嚴格領料清單和雙面打印、廢紙利用等規章。如今,廣大員工都自覺地養成了執行這些規范和提醒標識的好習慣。
記者 許漢平 通訊員 趙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