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fans的入口访问官方平台-onlyfans.com-onlyfans是什么意思

水泥企業過度開發混凝土行業會成災

日期:2013-05-06 11:29:45
瀏覽數:
2012年6月,南方水泥對上海十三冶旗下5家攪拌站進行收購,實現了對上海地區商混業的整合。事實上,從2007年南方水泥組建開始,便一直致力于對區域內的混凝土企業的收購整合,特別是在江西和湖南,十分成功。截止2012年底,南方水泥混凝土產能已達到1.44億立方米,一躍成為我國商混行業第一名。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南方水泥總裁肖家祥表示,南方水泥仍會大力整合區域內的混凝土市場,混凝土產能將會繼續擴大。中國建材集團年報顯示,2012年南方水泥混凝土銷量達1615萬立方米。
相對于南方水泥,華潤水泥是更早進入商混行業的水泥生產企業。華潤水泥2012年年報顯示,截止2012年末,華潤水泥混凝土產能共計3320萬立方米,混凝土銷量1341萬立方米,實現營業收入49.7億港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比例近20%。去年建成投產2座混凝土攪拌站,新增產能120萬立方米;今年擬再建設11座混凝土攪拌站,合計產能660萬立方米。同時,華潤水泥計劃在不考慮收購的前提下,2013年底混凝土產能增加至3980萬立方米;2014年底混凝土產能增至4700萬立方米;2015年底混凝土產能增至5420萬立方米;2016年底混凝土產能增至6140萬立方米。以此可以看出,華潤水泥未來仍將大力發展混凝土。
除此之外,寧夏建材、天山股份都在其2012年報中表示,看好未來混凝土業務。天山股份年報顯示,2012年天山股份新增商混產能235萬立方米,增長26%,商混產能達到1140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銷量達到342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0.85%;實現銷售收入10.33億元,同比增長75%。天山股份還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在新疆自治區內的混凝土產能布局,大力發展商混業務。
寧夏建材目前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大的混凝土生產企業,其年報顯示,2012共計年銷售商品混凝土194萬立方米,實現銷售收入5.9億元,貢獻利潤2100萬元。公司計劃2013年商品混凝土銷量為260萬立方米。此外,寧夏建材還表示將進一步開拓和整合公司混凝土業務。
2012年部分水泥企業混凝土業務銷售情況
上市公司
銷量(萬立方米)
毛利率
企業綜合毛利率(%)
中國建材
3106
29.2
23.1
華潤水泥
1341
26.2
24.1
金隅股份
902
15.2
24.0
華新水泥
362
23.0
24.4
天山股份
342
11.6
21.8
寧夏建材
194
39.8
20.2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其中中國建材為南方水泥、中聯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銷量總和)
除上述集團企業外,水泥行業中涉及商混業務的還包括:金隅股份、塔牌集團、亞泰水泥、華新水泥、亞洲水泥等水泥生產企業,在它們的未來發展戰略中,多有對混凝土業務繼續發展的規劃。
不過,水泥企業對混凝土行業的鐘愛并不止于此。目前,仍然還有一些頗具實力的水泥企業意圖進入混凝土行業,行業龍頭海螺水泥便是其中之一。3月底,海螺水泥公告稱,將適時進入商品混凝土行業。
近年來,海螺水泥也在產業鏈延伸方面下過功夫,斥巨資進入骨料領域,甚至一度傳出其將進入耐火材料領域,但卻從沒有爆出進入商混領域。此次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著實震驚了水泥、混凝土行業。
并且依據海螺水泥的實力,其進入商混領域決計不會是小打小鬧,極有可能以或收購、或自建的形式大面積的進入。同時,海螺水泥此舉還有可能引發連帶效應,刺激一批有實力的水泥企業進入商混領域,引發水泥企業進入商混潮。
在延伸產業鏈上,水泥企業為何會如此鐘情于商品混凝土行業,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首先,水泥行業與混凝土行業二者之間的關聯性強。不僅產業關聯度比較高,分屬于上下游企業,水泥是制造混凝土的主要原料,同時技術相關性也較強,混凝土實則是比水泥多了一道攪拌的工序。因此水泥企業開展商混業務有一定的優勢。
第二,水泥企業進入混凝土行業的門檻較低,技術上混凝土對水泥企業來說,由于二者的生產技術存有關聯性,基本不存在門檻。而在投資上,建攪拌站的投資相對于建水泥生產線動輒數億、十幾億的投資,微小的太多,對于財大氣粗的水泥企業也不構成門檻。
第三,水泥企業發展商混業務可保持供貨穩定,減小企業運營風險,還可轉移產能過剩帶來的競爭。天山股份、寧夏建材2012年報均有提到旗下混凝土公司讓利給水泥公司的情況。
最后,去年以來整體經濟的不景氣,水泥行業利潤的大幅下滑,也倒逼水泥企業向商品混凝土業務傾斜。
去年水泥行業不景氣的狀況有目共睹,水泥企業的利潤較之2011年大幅下降,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下,不少水泥企業旗下的混凝土業務卻取得了較大發展。
以寧夏建材為例,2012年寧夏建材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1.5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混凝土實現營業收入5.9億元,占比18.7%,同比增長158%;集團公司實現利潤1.5億元,歸屬上市股東凈利潤6124萬元,同比下降83%,其中商混利潤2100萬元,占比34%。
從前文中水泥企業混凝土業務毛利率與企業綜合毛利率也可看出,在2012年混凝土的毛利率基本上高于企業的綜合毛利率(金隅股份與天山股份一樣,極有可能是旗下混凝土公司讓利于水泥公司),更不用說,混凝土業務毛利率自然是高于水泥業務毛利率。這是混凝土行業對水泥企業赤裸裸的誘惑,也是水泥企業進入商混領域的直接動力。
有專家表示,由于水泥與混泥土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關聯性,水泥企業更加容易進入商品混凝土行業之中。在在大水泥時代下,水泥生產企業進入混凝土行業將是一個趨勢,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
而對于未來幾年的水泥行業,并不被看好,盲目投資以至于產能嚴重過剩,各地惡性競爭以至于價格過低,利潤下滑。相反,目前市場情況較好的混凝土行業則有可能會招致水泥企業蜂擁而入。
水泥企業進入混凝土行業是好是壞
水泥企業的大量進入,無疑會使得混凝土行業投資劇增,這對于促進混凝土行業繁盛無疑作用巨大,同時也可緩解產能過剩帶給水泥企業的市場競爭壓力,看似兩全其美。不過這之間卻必須有個“度”,任何市場如果過度開發,反而會延伸出新一輪災難。
相對于水泥行業呈現出的產能過剩局面,混凝土行業也好不到哪兒去。我國大部分地區混凝土產能僅僅發揮了不到設計產能的四成,混凝土行業亦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據統計,2011年,混凝土行業攪拌機達產率為36.12%,比2010年下降22.62%。而我國最大商品混凝土生產省份江蘇省(2012年生產混凝土1.04億立方米),去年的混凝土攪拌機達產率僅為三成,大量的產能沒有辦法釋放。這說明單機組攪拌量與攪拌站和攪拌機的設計生產能力相差甚遠,有60%以上的攪拌機產能沒有發揮出來。
據中商情報網統計數據,2010年混凝土行業累計生產商品混凝土6.0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2.3%;2011年混凝土行業累計生產商品混凝土7.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7.2%;2012年混凝土行業累計生產商品混凝土8.8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4%。近3年來我國混凝土產量增速明顯下降,這說明商品混凝土的市場需求量增速在減低。
此外,我國的混凝土行業地域發展存在不平衡情況,2012年華東地區的商品混凝土產量占到了全行業的45%以上,遠超其它六個大區。而從規模以上混凝土企業來看,2012年底全國共有5537家,其中東部地區就有2965家,占比53.5%,工業總產值3801億元,占比52.1%,均超過中西部之和(中西部地區混凝土企業數目和工業總產值分別為1556、1016家,1956、1533億元)。
以此來看,若水泥企業再進入混凝土行業大肆興建項目已不合時宜,但水泥企業進入商混領域卻是大勢所趨,也是市場發展的規律。因此筆者認為,水泥企業當以收購兼并為主的形式進入混凝土行業,以避免盲目投資建項造成商混領域的產能過剩加重,以至于衍生惡性市場競爭,成為水泥行業“第二”。
同時,水泥企業也應該看到,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動,未來中西部地區的混凝土市場必然大有可為,或成為未來商品混凝土市場的主要增長點。特別是西部地區,將是未來城鎮化發展的重點,同時混凝土企業相對較少,市場潛力值得關注。
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