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定于6月1日在宜昌龍泉山莊舉辦“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相關技術講座和交流”。特邀曹生龍院長與黃政宇教授講授:《市政綜合管廊的新型混凝土涵管》與《超高強混凝土的制備及質量控制》。現將內容提要公布如下:
曹生龍:開發研制用于市政綜合管廊的新型混凝土涵管
現代化城市土地資源極為匱乏,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受到土地資源、市政規劃、城市景觀以及環境保護等越來越嚴格的限制,制造適于用作地下市政綜合管廊的預制混凝土涵管,把各種纜線放置于地下管溝內,使城市更加美麗、地下空間應用更加合理,是水泥制品行業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為“美麗中國”建設助力可行的實際行動。
我國水泥制品行業經改革開放以來30年的大發展,已有足夠的能力制造用于地下市政綜合管廊的預制裝配化混凝土涵管,能為推動城市市政綜合管廊的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建設地下市政綜合管廊的意義:所謂“綜合管廊(又名共同溝)”,即在地下設置專供各種公用事業擺放纜線、管道的溝道。地下綜合管廊是目前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基礎設施管網布置形式,是城市建設和城市發展的趨勢和潮流,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間的有效手段。
地下綜合管廊的優點
1)美化城市空間環境,保持路容完整美觀,杜絕因敷設和維修各種管線對城市道路、綠地重復開挖,消除了由此造成的資源浪費和對市容、交通以及居民生活的不良影響,大大節省了城市地下空間。
2) 便于檢修。
3) 降低各種工程管線維修費用和道路翻修費用。
4) 安全。
5)城市中高壓線也是道路、橋梁施工中發生安全事故的隱患。地下綜合管廊,可以把110kV、220kV,甚至500kV高壓輸電線路直接引入城市中心區域,解決向繁華城區大功率電力輸送的難題。
國外綜合管廊建設發展概況:世界上最早的一條地下綜合管廊是法國在1833年興建、英國(1861年)、德國(1890年)、20世紀美國、西班牙、俄羅斯、日本、匈牙利等國也開始興建地下綜合管廊。
日本國土狹小,地下綜合管廊首先在人口密度大、交通狀況嚴峻的特大城市展開,逐漸擴展到地方中心城市,至1992年日本已建造地下綜合管廊310km,目前每年仍以15km以上的速度增長。建設者的目標是在本世紀初期全國80個城市的主干道下建成約1100km地下綜合管廊。他們都在上個世紀大量建設地下綜合管廊,逐步形成了較完善的地下綜合管廊系統。美國紐約市的大型供水系統,完全布置在地下綜合管廊內。加拿大的多倫多和蒙特里爾市也有完善的地下綜合管廊。
國內綜合管廊建設發展概況:國內最早是1958年建于北京天安門廣場下的綜合管廊,總長1576m。上海、廣州、濟南、沈陽、佳木斯、南京、廈門、大同、無錫等幾十個城市都已建成相當規模的地下綜合管廊,技術已較為成熟、規模逐漸擴大。
當前,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同濟大學等單位負責制定的國家標準《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已完成審批稿,為我國加快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創造有利的條件,必將迎來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快速建設的新階段。
市政綜合管廊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趨勢和潮流,水泥制品企業應住機遇,提供適于綜合管廊以及專用管線(電力、熱力、通信等)套管使用的產品。
曹生龍: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技術顧問,原北京市政設計研究院院長,《異性混凝土涵管設計與制造》作者。
黃政宇: 超高強混凝土的制備及質量控制
介紹流態和自密實超高強混凝土(C80~C100)的制備技術,著重介紹超高強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選擇原則、外加劑的選擇、膠凝材料的優化和匹配和配合比設計方法。
1、超高強混凝土用水泥和骨料的要求和選擇
超高強混凝土用水泥的強度等級、礦物成分、細度要求和選擇,超高強混凝土用砂的細度模數、含泥、泥塊含量等的要求及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石子的最大粒徑、母巖強度和壓碎指標的要求及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2、高性能減水劑的要求和選擇
高性能減水劑的品種和特點,超高強混凝土對高性能減水劑的關鍵技術性能要求及對混凝土的影響。
3、超高強混凝土的礦物摻合料的要求、選擇和復合混凝土礦物摻合料的要求和作用,超高強混凝土對礦物摻合料的要求,超高強混凝土復合礦物摻合料的復配原則。
4、超高強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
基于性能的超高強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方法,超高強混凝土用膠凝材料的組成設計,低水泥用量的超高強混凝土配合比。
5、超高強混凝土的質量控制
超高強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施工中常見問題及預防,早期開裂原因及預防措施。
黃政宇: 湖南大學土木學院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UBC大學訪問學者,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材料理事會理事,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建設工程無損檢測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質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研究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泡沫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劑、結構修補材料、工程結構非破損檢測及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和可靠性。已完成的科研項目十四項,在研項目十項;
湖北省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秘書處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