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陶瓷復合板,是將一層3-5mm的微晶玻璃復合在陶瓷玻化石的表面,經二次燒結后完全融為一體的產品。它結構致密、晶體均勻、紋理清晰,堅硬、耐磨、耐酸、耐堿、不吸水、抗凍。它將陶瓷材料的高強度和微晶玻璃華貴典雅、立體感強、色澤豐富多變的裝飾美感以及抗污耐壓、永不褪色、無輻射等兩種材質的雙重優勢復合在一起,兼備建筑陶瓷面磚的強度高、重量輕等優勢,得到市場的青睞。
微晶石最早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20世紀70年代,日本將其推向市場,得到建筑設計師的極大歡迎。在中國,微晶石的研發工作始于20世紀80,并于90年代走向工業化的試驗,從2001年、2002年開始,微晶石進入了大生產的實驗階段。
生產微晶石的主要技術在于微晶熔塊、坯體與熔塊之間的膨脹系數匹配、燒成工藝這三個方面。核心技術在于熔塊研發,決定了產品的最終質量,熔塊是微晶石生產流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施鋪在經施釉與印花的瓷磚坯體上的玻璃化學原料,經過高溫燒成與瓷磚融合后,使得產品具有高光澤度、通透度、低吸水率與豐富鮮艷的花色。
現今,越來越多的陶瓷企業搶灘微晶石市場,同質化、低價格競爭現象泛濫。部分有前瞻性的企業率先開發一次燒微晶石,在生產工藝上尋求突破,希望在能耗上成本更低、更環保。但由于一次燒的原料成本、技術把控等方面只被少部分企業所掌握,目前國內微晶石產品還是以二次燒為主。據不完全統計,在2012年下半年,全國研制一次燒微晶熔塊的企業不超10家,但2013年已達到15家左右。隨著微晶石市場的成熟與擴張,今年將有一個集中爆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