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fans的入口访问官方平台-onlyfans.com-onlyfans是什么意思

湖北花林新型建材集團被評為全省扶貧工作先進單位

日期:2014-06-09 16:41:20
瀏覽數:
境界是人的修為程度,它決定人在生活中的位置。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有方向和目標,是第一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有理想和追求,是第二種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專注的精神,能豁然貫通,是第三種境界。
在閆友平帶領下,花林集團被評為全省扶貧工作先進單位,遠安“十佳納稅企業”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優秀企業”,大庇天下是第一種境界;被評為全省勞動就業先進企業和全市和諧示范企業,感恩員工是第二種境界;閆友平被評為全省優秀黨員和“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完善自我是第三種境界。
大庇天下
自花林水泥公司投產以來,花林集團在不到6年時間里向社會捐款捐物700多萬元,僅2013年就達170多萬元,是一家社會公認的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企業回報社會有三種境界:按照企業發展需要,在稅賦之外為社會進步做些貢獻,是第一種境界;按照社會和公眾要求,給社會弱勢群體必要的資助,是第二種境界;主動尋找對象給予以幫扶,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意愿,是第三種境界。閆友平回報社會大多已進入第三種境界。
2013年8月21日,花林集團一次就為50名即將入學的貧困大學生發放助學金10萬元,并當場承諾:凡學習成績優異者將繼續給予幫扶,并歡迎所有學子到企業勤工儉學和畢業后到企業工作。從學生們領取助學金時給發放人員深深的鞠躬中可以看出,閆友平讓他們看到了人生希望的曙光。其實,市工商聯等部門的倡議只是要求其成員企業至少一次性幫扶5名貧困大學生,幫扶資金不少于1萬元。
今年3月3日,閆友平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遠安縣地處邊遠山區的魏家沖村,決定兩年投資20萬元,幫助黃德軍等10個貧困農戶實現“有安全的房屋、有干凈的飲用水”等“九有”目標。在察看該村生產生活條件后,閆友平提出再投資80萬元幫助建設村級道路、集中供水點、農戶水窖和居民安置點。其實,市政協由閆友平等人發起的“三九”春暖扶貧活動,只是要求自愿參加活動的委員必須幫助10個農戶實現“九有”。
在閆友平回報社會的眾多實踐中,最能體現其“境界”的是2012年底主動關愛遠安縣“夫婦雙盲”家庭的活動。這次活動由其妻子石仙春發起,全家4口全部參加了活動。
2012年農歷臘月11日下午,我接到閆友平電話:“剛才愛人從家里打電話,說昨天的《三峽晚報》報道了遠安縣鳴鳳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李浩杰,其父母雙目失明,靠80多歲的外婆撿破爛維持生活,家中住房陰暗、潮濕、擁擠。”他讓我查一下昨天的報紙,找到住址后他要去學生家里看看。”我為閆友平“大庇天下”的情懷所感動,更為他愛人石仙春“身居一隅卻心念天下”的大愛所折服。
第二天上午,遠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友貴來集團檢查工作,我無意中提及閆友平下午將赴縣城探望李浩杰及其家人,王副部長當即安排電視臺進行隨訪。聽說有新聞單位介入,閆友平將原定兩點出發改為一點,還不許再向外界透露消息。后來得知,鳴鳳鎮黨委書記雷吉孝帶著電視臺記者在李浩杰家附近等了兩個小時,竟也沒有等到閆友平。
下午1時30分,閆友平躬身穿過一片櫻桃樹林,來到安泰大道75號李浩杰的家,看房屋,查光照,揭被褥,摸米袋,問祖孫三代四人一張床怎么睡,孩子在哪做作業,老人有沒關節炎,并當即掏出2000元交給李浩杰的父親李金國,還就住房問題征詢李金國意見。閆友平提出,由集團在所屬興城公司為其安排住房,李家可以長期免費居住。
回到集團,閆友平的心還在李家。他說,當時不知中心小學在哪里,興城公司地處城郊,離學校約1.5公里,學生來去不安全,雙盲父母上街也不方便。為此他又四處奔走,最終在安居工程小區為其落實兩套住房,并專門為其選定了地處一樓門對門的兩套房子。搬進新居的那一天,李金國夫婦激動得淚流滿面,小浩杰更是高興得滿屋亂竄……
臘月24日是農歷“小年”,閆友平冒著漫天雪花,攜妻子和兩個兒子從宜昌趕往李金國家,為其送來了臘肉、香腸、大米、食用油、糖果等過年物資。其小兒子閆鑫澄與同齡的李浩杰更是打得火熱,一個拎臘肉就一個提香腸,一個遞糖果一個接抱滿懷,一會兒合影留念,又一會兒雙雙擁住李金國,場面融洽而溫馨,閆友平妻子石仙春眼里則滿是溫情和憐愛……
從紛繁的社會信息中主動尋找愛之所系,是一種境界;向社會傳遞愛還不讓社會知道,又是一種境界;盡自己的能力去愛,不具備條件時還要創造條件去愛,更是一種境界;不僅要把愛傳遞給社會,還要用這種愛教育子女,以期讓其永續傳遞,則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感恩員工
今年“5·4”青年節,經閆友平提議企業開展了以“弘揚核心價值觀·奉獻青春我先行”為主題的演講活動,并把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外延的“員工觀”定義為:“視員工為親人,把員工當主人,尊重每個員工,培養每個員工,發展每個員工,讓員工有尊嚴感、歸宿感和幸福感。”
作為非公企業投資人,閆友平居然有如此的“員工觀”,且讓這種觀念在企業大行其道,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境界。在閆友平看來,辦企業在按價值規律運作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為員工搭建舞臺,賺錢是為維系這個舞臺的運轉,做大規模是為給員工搭建更大的施展才華的舞臺。因此,他總是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員工,把員工視作企業的主人,把企業當作員工的家園,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閆友平認為,感恩員工首先要感恩青年,因此他高度重視企業的青年工作和青年人才培養。2012年以來,僅在“五·四”青年節期間,就先后舉辦了青年風采展示大會、青年才藝展示大會和青年員工演講大賽,每次都殷切寄語青年,親自擔任評委,親自對活動進行點評。
2012年5月3日,“激情五四·給力花林”青年風采展示大會長達3個多小時。晚11時20分,閆友平給我打來電話,說他要做三件事:以黨委名義發文,要求集團上下高度重視青年工作;提高團干部待遇,團委書記、副書記享受中層干部待遇;實施后備干部制度,凡暫時不能進入領導崗位的優秀青年,通過選拔作為后備干部培養。放下電話我徹夜難眠,為閆友平那顆珍惜青年、珍視人才的赤誠之心所深深打動。
在感恩青年的同時,和他一起摸爬滾打的老員工,更是閆友平感恩的首選。自助力水泥公司以來,部分技術精湛且兢兢業業工作的老員工,因不能進入領導崗位而工資長期偏低,閆友平對此深感內疚。2012年底,集團專門出臺技術等級補貼制度,每年為他們發給少則數千元、多則近萬元的技術補貼,以增加這些員工的收入。近日,閆友平又提出新的設想,擬在企業實行“星級員工”制度,以便更為科學、更為廣泛地解決技術型員工和老員工的待遇問題。
在花林集團,無論老員工還是新員工,無論職位高還是職位低,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沐浴到閆友平感恩的雨露。經閆友平提議,自2012年以來,集團每年都開展“圓夢北京”活動,活動對象為做出貢獻且不曾到過北京的普通員工,內容為坐軟臥列車到北京旅游然后乘飛機返回。前幾天閆友平又提出,今后將允許“圓夢”人員攜父母一人前往北京,費用全由企業承擔。
千方百計為員工備好“精神大餐”,是閆友平感恩員工的另一種方式。今年4月14日晚,閆友平主持召開“讀書活動”籌備會,決定每周開展一次“集體讀書”活動,每次由一名員工負責領讀,并定期交流讀書心得,以提高閱讀能力,養成讀書習慣。會議結束后,閆友平居然首開領讀,并現場交流讀書心得,讓與會人員大開眼界。在閆友平安排下,僅書和書柜投資就達近20萬元的“職工書屋”,近日也將應運而生。
閆友平認為,優秀員工都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因此他感恩的雨露也滋潤著員工家庭。凡員工家庭因疾病或災害出現困難,企業和他本人都要給予救助;企業每年都要評選若干困難家庭,年終給予一次性救助;員工子女考取大學,企業都要發放助學金;員工子女就讀所屬育林學校,每年減免3000元學費。楚林公司老員工陳必福在文章中寫道:“面對公司對我家的關愛,我只有以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工作,才能對得起公司領導菩薩般的心腸。”
“丈夫不感恩,感恩寧有淚。心頭感恩血,一滴染天地。”唐朝詩人陳潤的《闕題》可算把大丈夫的感恩情懷寫到了極致。閆友平在企業推行的職代會制度、每年為員工增長工資制度、定期開展文藝和體育活動制度及開展經常性文化和技術培訓制度,無不體現出閆友平對員工的感恩情懷,也展示了他“把員工當親人”的崇高境界。
完善自我
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窮善其身是堅守,達善其身是把持。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窮而善其身者大有人在,達而善其自身者鳳毛麟角。閆友平以“獨善”為基礎,以“兼善”為目標,更應該是一種境界。
花林集團能夠做大做強,經營效益能夠蒸蒸日上,社會評價能夠普遍看好,這得益于花林集團良好的市場形象和公眾口碑,也得益于閆友平的人格魅力;集團內部正能量強大,人際關系簡單,決策層有強大的凝聚力,執行層能令行禁止,這得益于科學的制度設計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感召,更得益于閆友平強大的人格力量。
對閆友平日常工作和生活稍作檢視,這種力量和境界便可昭然若揭。
只要閆友平住在集團宿舍,每天早晨七點,或在花壇邊的步道上,或在他的辦公室里,或在生產車間里,總能看到閆友平的身影,要么在鍛煉身體,要么在處理公務,要么在檢查生產。對上夜班的員工,清晨最易因疲勞而松懈,很多操作上的疏忽大意和生產上的安全隱患,都是閆友平在這個時候發現的。老板有如此的責任意識,哪個干部或員工還敢馬虎?
閆友平長期從事水泥生產,但對瓷磚、瓷瓦、混凝土等產品的生產技術也非常在行。一天中午在陪客的餐桌上,閆友平突然放下碗筷說:“下午要聽課,中午有兩個會要開,先走一步。”放下碗筷他便離席而去,原來他去了楚林公司和九林公司。在楚林,他召集窯爐車間干部和技術人員開會,專門研究夜晚出現釉裂的技術問題。老板如此敬業,干部和員工也就只能如斯而行。
楚林公司員工陳芙蓉在文章中寫道:“爬上平臺,發現董事長一個人站在窯尾平臺上光著手撿磚,心里有些感動,原來我們的董事長并不是想象中的有錢便無視一切的‘甩手掌柜’。”董事長都如此親歷親為,哪個員工還能對工作不負責任?哪個干部還敢躲在辦公室里看報喝茶?
一個有著2000多名員工的董事長,閆友平很少批評部下,即使批評也非常講究藝術。2013年職工運動會開幕式,因為工作銜接問題,未能通知集團領導出席,導致開幕式晚了約一刻鐘。在這一刻鐘時間里,閆友平只自言自語地說過兩次“怎么沒早點通知”,沒有當場批評任何人。儀式結束后,也沒有責問原因或追查責任,充分體現了領導者的寬容和大度。
一次在飯桌上,閆友平對一家下屬公司的負責人說:今天帶一位領導到商品砼公司檢查工作,領導說,這幾個罐子都是癟的,是哪個公司做的?閆友平說,我當時真不好意識說是自己公司做的,只好說是外地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聽后面紅耳赤。盡管閆友平并沒有聲色俱厲地批評他,但這家公司后來的產品質量和外觀都有了質的飛躍。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閆友平能有如此境界,除了精于人生修煉,還與他熱愛學習密不可分。他不僅帶領集團高層管理人員參加了華科大EMBA高級總裁研修班的學習并如期畢業,還積極主持和參加企業開設的現場管理、新聞寫作與攝影、社交與禮儀等培訓班的學習,每次總是坐在最前面專心聽課認真做筆記。他還十分熱愛讀書,凡有好的書籍和文章都要推薦給身邊人員,并與他們一起暢談讀書心得,以致在企業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與工作和學習比較,作為“有錢人”,閆友平十分自律,生活也十分簡樸。他辦公室里經常備有成件的快餐面,凡因工作誤餐便以泡面充饑,有時甚至一邊吃快餐面一邊談工作。他堅持鍛煉身體,或圍著花壇散步,或與同事打乒乓球,偶爾也到員工會所唱唱歌。他不打牌,不抽煙,也很少飲酒。他不反對工作之余打打牌,但自己從來不沾邊,別人打牌他看都不看。
企業工作千頭萬緒,肩上責任重如泰山,閆友平仍然有著強烈的家庭責任感。他每周至少回家兩次,兒子的學習他親自輔導,家庭作業他親自檢查,家長會他親自參加,并鼓勵兒子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每次出差都不忘給80多歲的老母買禮物,每年都帶母親外出旅游;從他妻子石仙春臉上始終洋溢著的自信、滿足和微笑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生活非常幸福。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唐代著名詩人元稹的《離詩·其四》是寫給他妻子的,但此時卻是寫給閆友平的。花林集團全體員工之所以能夠始終追隨閆友平,這都是因為他有著“大庇天下”、“感恩員工”和“完善自我”的崇高境界。
 
湖北花林新型建材集團黨群辦肖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