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fans的入口访问官方平台-onlyfans.com-onlyfans是什么意思

“建華工程獎”:混凝土管樁全過程承載性能評價研究

日期:2014-06-09 10:35:25
瀏覽數:
 項目獲獎:個人三等獎   獲獎單位:青島理工大學
 
成果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科研獎勵基金項目展開,歷時10余年,已發表學術論文20篇,其中16 篇被EI收錄,4篇被SCI收錄。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發明專利。
 
成果系統研究了管樁全壽命周期所經歷的從生產制造到現場施工直至長期服役全生命周期的承載性能評價體系。提出了一種增配非預應力螺紋鋼筋的主筋加強型管樁,通過試驗對比研究發現,可明顯提高管樁樁身的極限彎矩和剪力,樁身破壞延性得以改善。
 
原位觀測了混凝土管樁分別壓入軟黏土和粉土地基土中土塞的形成過程及土塞性質,揭示了管樁施工過程中土塞的形成規律與性狀,有助于更準確地計算混凝土管樁的端阻力,為展開混凝土管樁短期服役承載力評價做好了施工過程性狀描述的準備工作。
 
提出了一種以土塞率為基本指標,合理考慮混凝土管樁土塞效應和擠土效應的承載力設計模型,增強了敞口混凝土管樁承載力計算的合理性,又不失簡便性,還考慮了錘擊、靜壓施工對承載力計算的影響。
 
將“時間效應”納入管樁的豎向承載力設計中。利用較短時間內“隔時復壓試驗”的復壓結果,確定長期承載力增長規律,并運用到靜壓樁的優化設計中,同時采用復壓調節系數和安全系數對結果進行修正,以提高設計方法的準確性。工程應用表明,此設計方法對降低施工難度、縮短工期、節約成本、保證設計的可靠度具有重要意義。
 
成果從施工效應出發來考察樁承載性狀的思路,從大量看似無序的試樁數據中找出了內在規律,利用近2000 根靜壓管樁的終壓力和靜載試驗數據,基于灰色理論修正得出了樁的極限承載力,通過對樁側土和樁端土的分類,經過統計、歸納、分析,得出了一組不同樁長徑比下極限承載力與終壓力比值的描述函數,實用意義明顯。
 
成果關注管樁歷經數年甚至數十年后的承載性能評價。通過對靜壓敞口管樁的長期試驗觀測,發現其承載力增長率隨時間對數呈線性增長關系;通過對既有試樁數據的整理分析,獲知承載力時效性的描述函數;采用三階段模式來描述承載力增長規律。
 
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混凝土管樁的合理化設計和施工。
 
專家評審意見認為,成果系統研究了混凝土管樁從生產制造、到現場施工、使用期的全生命周期的承載性能評價體系;研發了一種可改善樁身抗彎剪性能的加強型管樁;在管樁貫入和承載力方面,針對現有規范和施工標準中存在的問題,研究了土塞和終壓標準,并積累了近2000根靜壓管樁的終壓力和靜載試驗數據,對管樁的工程應用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在管樁豎向承載力方面,提出了兩種優化設計方法。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和應用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混凝土管樁的合理化設計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