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fans的入口访问官方平台-onlyfans.com-onlyfans是什么意思

我國陶瓷行業 承載重任 協同創新 領航前行

日期:2014-12-08 08:09:55
瀏覽數:
在百年一遇金融風暴全球肆虐蔓延之際,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第六屆理事會接過歷史的接力棒,2008年11月換屆上任。6年來,協會理事會在廣大會員企業和上級領導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沖破國際嚴峻經濟形勢阻礙,順應國內經濟增速換擋,化解產業轉型升級壓力,秉承服務會員、服務行業、服務政府的宗旨,探索行業發展路徑,創新協會工作模式,為促進中國建筑陶瓷和衛生潔具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全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3000多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6000億元,從業員工過百萬,全行業產值年均增長約16%,出口額年均增長7%。各類建筑,陶瓷、衛生潔具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茅,出口量已占全球貿易量的半壁江山。
 
  在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換屆之際,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第六屆理事會秘書長繆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顧總結行業取得成就的同時,對如何規劃建筑衛生陶瓷行業未來發展新版圖,充滿期許和希望。他說,協會要繼續創新服務,領航前行,使中國不僅成為世界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制造、消費和出口大國,更要成為企業規模大、創新實力強、、產品質量和人才檔次高的世界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強國。
 
  超越引領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倡導政策創新、標準創新、技術創新,以節能減排促進行業實現轉型升級,是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第六屆理事會首要任務。繆斌這樣詮釋協會工作總目標。
 
  2010年,協會聯合咸陽陶瓷研究院和全國建筑衛生陶瓷標委會組織全國20余家骨干陶瓷磚生產企業召開了“全國陶瓷磚減薄工作會議”,正式啟動建筑衛生陶瓷減量化工程,帶領行業踏上節能減排新征程。陶瓷磚減薄工作還列入協會和全行業“十二五”期間的重要任務。協會2012年完成了“薄型陶瓷磚”行業標準的審議工作;2013年修訂的“衛生陶瓷”國家標準提出了衛生陶瓷“限重”要求;2014年新修訂的“陶瓷磚”國家標準增加了陶瓷磚的“限厚”要求,至此建筑衛生陶瓷“減量化”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堅持“創新引領、超越提升”的發展戰略,協會在進行大量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意見》。協會配合工信部完成《建筑衛生陶瓷行業準入標準》,提出以能耗與稅收掛鉤,控制總量、合理布局、淘汰落后的實施意見,得到了各產區政府的高度認可,提升了行業門檻,也進一步明確了行業未來的發展目標。
 
  為引導行業健康發展,6年來協會承擔完成了《建筑衛生陶瓷分類術語》和《陶瓷片密封水嘴》國家標準,完成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海關總署等部委下達的《建筑陶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非陶瓷類衛生潔具》、《銅質水嘴加工貿易單耗》等20余項行業標準的制修訂任務,為全面引導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法律依據。
 
  建筑陶瓷、衛生潔具產業的發展,在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產品,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天然資源。據核算,2013年全行業耗用的礦物原料超過2億噸,耗用煤炭約5000萬噸。節能減排成為建筑衛生陶瓷行業企業共同擔當的社會責任。6年來,協會與相關單位合作,先后組織舉辦了“中國陶瓷技術裝備發展論壇”,“智能環保裝備論壇”、“陶瓷磚減薄技術”、“窯爐及材料節能技術”、“燃料結構優化技術”、“衛生瓷全自動高壓注漿及裝備技術”、“檢測檢驗手段及技術”、“大型陶瓷薄磚生產技術”、“行業綠色發展論壇”、“陶瓷磚干法制粉技術”等上百場技術論壇和學術研討活動,從工藝技術等各方面對行業節能減排,進行了深入有益的探討,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的技術進步和行業轉型升級。
 
  面對各地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的環保治理難題,協會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指出了《陶瓷工業污染排放標準》(GB25464-2010)存在的缺失,在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等單位的支持下,結合本行業特點,組織行業專家、企業及時制定并公告發布了《建筑衛生陶瓷生產企業污染排放控制技術要求》,為指導企業做好環保工作提供依據。協會還通過全國人大提案,在工信部的支持下,力促環保部實事求是地從陶瓷行業的實際情況出發修訂相關標準。協會提出的修正意見最終被環保部門采納,協會所做的這項工作切實維護了企業利益,有效推動了行業的環保工作。
 
  化解危機大力扶優扶強扶新
 
  服務企業,協助政府做好行業管理是協會的重要工作職責。協會積極探索服務模式,堅持扶優、扶強、扶新,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和品牌建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行業龍頭企業。
 
  協會貫徹落實國家推動誠信建設的精神,建立行業誠信體系論證,提高行業自律水平,規范行業競爭秩序,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被確定為首批開展試點的行業協會,從2009年至今,先后完成6批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共有200余家企業參加信用企業等級評審,85家企業保留3A誠信等級評級。協會還先后推薦40多家企業獲得省部級榮譽和獎勵,推薦近20家企業獲得國家級榮譽和財政支持,給予8個產業集群、示范基地和營銷中心市場命名授牌支持其發展。協會在全行業組織進行知名品牌推薦評選,向全社會推薦了132家企業品牌,同時推薦組織近百家優秀企業參加意大利米蘭國際衛浴展和博洛尼亞國際陶瓷展,為提升行業品牌地位和國際形象發揮積極的作用。
 
  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協會積極配合國家及地方工商、質監、法院等部門,打擊侵權仿冒行為,成功化解“陶瓷磚放射性”、“鉛龍頭”、“知名品牌被惡意搶注”等一系列市場危機,減少這些事件對行業造成的負面影響,有效維護了知識產權和品牌企業的利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面對國際貿易壁壘,建筑衛生陶瓷出口企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協會啟動應急機制:向國家相關部門呼吁,要求提高出口退稅率,緩解企業經營困難;配合商務部與歐盟行業組織協調,尋找新的經營渠道。協會提出“中國是未來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呼吁出口型企業“兩條腿走路”,在擴大內需市場上做大文章,創新提升產業價值,建立內外銷兩個渠道。協會的一系列意見很快得到政府支持,出口退稅率由5%提升至9%,使一大批出口企業順利渡過難關。2013年,中國對歐盟陶瓷磚出口量下降六成的情況下,出口額反而增加,出口產品的平均單價是反傾銷三年前的2.42倍。這是行業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帶來的驕人成就。
 
  培養行業高素質人才。在協會的積極努力下,“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成立。在第六屆理事會任期里,協會先后組織相關專家編寫《衛生潔具安裝維修工》、《陶瓷產品設計師》、《陶瓷燒成工》等職業培訓教材,建立起培訓基地,并與陶瓷和衛浴企業合作,啟動職業技能培訓,填補了行業職業培訓的空白。這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儲備與保障。
 
  交流合作提升國際競爭實力
 
  加強國際交流,快步實現中國建筑陶瓷及衛生潔具行業與世界接軌,協會發揮其重要作用,力促中國企業參與國際貿易,汲取國際市場“養分”。2012年協會正式成為世界衛浴理事會理事單位,代表中國站在世界陶瓷磚論壇上,提出產業發展意見觀點,參與制修定國際陶瓷標準,大力協調國際貿易紛爭,努力維護中國企業在國際貿易及制定游戲規則中的權益,大大提升了中國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
 
  到目前,協會連續6年帶領中國企業參加世界瓷磚論壇大會,赴國外參觀考察了眾多先進的陶瓷衛浴跨國公司,并組織“中東采購節”、“中歐衛浴論壇”等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促進中外企業的技術文化交流與合作。協會與歐盟和美國、日本等相關行業協會,以及國際衛浴理事會等國際同行組織,建立起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協會努力,由協會組織協調出國參展的中國陶瓷及衛浴企業保持著知識產權零投訴的紀錄。
 
  協會利用“主場”優勢,在國內組織開展各種交流活動,吸引中外專家和企業交流與貿易。2014年5月,協會與中國建材聯合會、建展公司密切合作,在廣州國際陶瓷展期間,召開的“2014年中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工作座談會”、“2014中國建筑衛生陶瓷發展趨勢研討及高峰論壇會”等,使展會成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行業展會。
 
  設計創新聚合陶瓷強國夢想
 
  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跨越,從陶瓷大國向陶瓷強國邁進,這是幾代陶瓷人的夢想。為搬掉“產能增長,產品雷同”這塊阻礙行業創新做強的“絆腳石”,協會在2008年杭州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發出“中國陶瓷創新(杭州)宣言”,開啟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征程。
 
  現在,世紀金陶杯[瓷磚設計]和W3世界衛浴設計大獎賽,參賽作品近千件,許多獲獎作品同時獲得國際紅點獎和IF大獎,還有不少學生的創意成果獲得企業的認購。很多創新優秀作品已投入市場,引起產業同行的極大興趣,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協會啟動“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的推薦選拔,現已有64位設計者被授予“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稱號,12位設計者被授予“中國陶瓷設計師”稱號。設計藝術大師們掀起的“頭腦風暴”,為推動產業創新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贏得了行業內外的高度評價。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裝飾藝術陶瓷專業委員會于2009年成立,經過多年發展壯大,已匯聚了來自全國相關設計院校、國際設計機構、民間設計藝術家,致力于聚合全社會的正能量,促進傳統陶瓷衛浴產品藝術化、創新設計國際化,為開創中國陶瓷衛浴文化藝術產業全面升級做出了努力。
 
  協會策劃參與建設的“中國陶瓷劇場”,已在中國陶瓷總部基地落成,成為繼建設“中國建筑陶瓷博物館”之后,中國建筑衛生陶瓷產業第二個重要的產業文化基地。
 
  加強建設指導行業科學布局
 
  我國建筑衛生陶瓷產業分布在全國20多個省,發展水平及條件各不相同。進行深入調研,收集基礎數據,科學指導行業布局發展,成為協會一項細致艱苦的工作。協會牽頭開展的“全國陶瓷磚產能調查”、“全國建筑衛生陶瓷終端市場調查”和“全國陶瓷磚輥道窯能耗調查”等,遍訪全國近30個省市的40余個產區,近千家企業,獲取了大量一手信息,這對指導企業產銷和政府決策,引導行業和企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協會在完善組織體系建設、提升員工綜合素質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陸續組建成立了建筑琉璃制品分會、裝飾藝術陶瓷專業委員會、流通分會、窯爐暨節能技術裝備分會、陶瓷板分會五個分支機構及多個工作部門。目前協會工作領域基本涵蓋了從上游原材料、裝備制造到下游流通渠道建設等完整的產業體系,為協會下一步的改革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2013年,協會應對“一業多會、政社分開”的挑戰,創新發展模式,牽頭組建起由行業21家品牌企業共同出資的“中陶投資發展有限公司”;2014年,“中國陶瓷產業發展基金”即將成立,這為鼓勵大企業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履行行業使命,實現行業轉型升級和規范運作,做出大膽創新探索。
 
  展望未來,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協會繼續為行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繆斌透露,為推動中國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行業創新事業,營造設計與科技創新良好氛圍,激勵為創新做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將啟動“中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創新獎”評審活動,以創新的思維,抓住新的機遇,迎接新的挑戰,為中國陶瓷業的偉大復興,為早日實現的當代中國陶瓷夢努力奮斗!
來源:中國建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