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賽迪研究院),作為國內最具權威的第三方評測機構,最新發布了《2015年度中國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賽迪研究院采用國際通行的綜合指數法,連續4年對中國信息化發展水平進行評估,已成為國內最具權威的評估機構。指標體系包括基礎環境、工業應用、應用效益三類共23項指標,其中15項指標數據來自公開統計數據,8項指標數據來自抽樣調查,較為準確、全面、客觀地反映各省市兩化融合發展水平。2015年,湖北兩化融合顯示新的亮點:
一是兩化融合總指數全國排名前移六位。報告顯示,湖北兩化融合總指數82.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9.7。從全國來看,我省排名在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北京、福建、安徽之后,居全國第9位,較上年前進6位。湖北兩化融合正步入深化應用、變革創新、引領轉型的新階段,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模式新業態、增強企業創新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強。
表:2015年各省市兩化融合指數
序號 | 省份 | 基礎環境指數 | 工業應用指數 | 應用效益指數 | 總指數 |
0 | 全國 | 75.4 | 66 | 83.3 | 72.7 |
1 | 廣東 | 94.9 | 82.4 | 135.6 | 98.8 |
2 | 浙江 | 91.6 | 94 | 112.9 | 98.2 |
3 | 江蘇 | 91.7 | 80.9 | 135.9 | 97.4 |
4 | 上海 | 94.5 | 84.3 | 119.2 | 95.5 |
5 | 山東 | 85.8 | 85.8 | 114.7 | 93 |
6 | 北京 | 97 | 74.7 | 120 | 91.6 |
7 | 福建 | 91 | 76.9 | 101.9 | 86.7 |
8 | 安徽 | 70.1 | 88.2 | 92 | 84.6 |
9 | 湖北 | 74 | 81.6 | 92.4 | 82.4 |
10 | 湖南 | 76.9 | 81.4 | 89.1 | 82.2 |
11 | 天津 | 79.4 | 70.1 | 106.9 | 81.6 |
12 | 四川 | 76.7 | 66.1 | 104.4 | 78.3 |
13 | 重慶 | 81.1 | 65.2 | 97.6 | 77.3 |
14 | 黑龍江 | 80.2 | 80.8 | 64.2 | 76.5 |
15 | 遼寧 | 85.5 | 60.2 | 96.6 | 75.6 |
16 | 河北 | 84.7 | 70.2 | 71.3 | 74.1 |
17 | 廣西 | 67.3 | 76.1 | 70.9 | 72.6 |
18 | 河南 | 76.5 | 63.9 | 83.1 | 71.9 |
19 | 江西 | 63.5 | 70.6 | 77.6 | 70.6 |
20 | 貴州 | 72.8 | 67.1 | 59.8 | 66.7 |
21 | 陜西 | 65.7 | 56.6 | 86.1 | 66.2 |
22 | 吉林 | 71.7 | 60.4 | 70.5 | 65.8 |
23 | 內蒙古 | 78.5 | 46 | 59.5 | 57.5 |
24 | 新疆 | 68.6 | 51.9 | 55.4 | 57 |
25 | 海南 | 68.1 | 45.3 | 58 | 54.2 |
26 | 寧夏 | 54.9 | 54 | 50.2 | 53.3 |
27 | 山西 | 64 | 47.4 | 53.8 | 53.2 |
28 | 甘肅 | 71.3 | 46.7 | 47.9 | 53.1 |
29 | 青海 | 72.8 | 40 | 45.3 | 49.5 |
30 | 云南 | 47.1 | 44.2 | 50.9 | 46.6 |
31 | 西藏 | 38.9 | 34.3 | 56.9 | 41.1 |
二是兩化融合指數上升速度居全國第二。2015年,多數省份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我省總指數82.4,較上年提升了13,僅次于廣東上升的17.8,云南、山東、浙江增長速度居全國3-5位。從分項指標看,我省基礎環境指數、工業應用指數、應用效益指數分別達到71、81.6、92.4,比2014年分別上升8.1、18.7、11.4,表明我省在工業應用、應用效益等方面進步靠前。

三是企業兩化融合水平穩步提升。截止2015年,省經信委聯合各地市、州組織完成數千人次的兩化融合管理培訓,累計對1000家企業進行對標評估。2015年,全省試點示范企業達到522家,較2010年增加300余家。截止目前,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達到70家。從中國兩化融合聯盟抽樣調查數據看,我省57%的企業處于單項應用階段,約1/4的企業進入系統集成階段。
來源:湖北省經信委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