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武漢長利玻璃有限責任公司2019科技創新大會在漢南碧桂園酒店舉行,省、市、區各級領導,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及部分科研院所等負責人,各協會負責人,客戶代表,供應商代表,公司管理人員及職工代表等200多人參加會議。
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易喬木致辭并作了《風帆奮進又十年 創新發展從頭越》的主題發言。易總介紹,經過20年的創新發展,長利玻璃由一個年產平板白玻僅120萬重量箱的落后小企業,發展為全國行業骨干優勢企業。技術進步給公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司已形成年產高檔優質浮法玻璃、鍍膜玻璃原片、太陽能基片、節能汽車玻璃原片3000萬重量箱;年產鍍膜玻璃2500萬平米;各類加工玻璃100萬平米;余熱發電1億度。公司已形成從玻璃原片到鍍膜玻璃及其深加工產業鏈,可生產1.5-15mm數百個品種規格的玻璃原片,數十個品種規格的鍍膜節能玻璃,各廠區均實現了綠色生產。2018年公司共實現銷售收入24.2億元,上繳稅金2.3億元。預計2019年全年可實現銷售收入約30億元,可實現稅收約3億元。
長利在20年創新發展歷程中不斷迎接挑戰。改制前的老武玻由于種種原因長期停產,企業和職工一直在困苦中煎熬。為從困境中走出,大家巧改“洋設備”,嫁接壓花玻璃工藝,不斷創新突破,至2005年650噸浮法投產后,我們才算徹底擺脫落后技術,開始追趕先進。從2006年至2013年,我們先后開辟長利玻璃漢南工業園和長利玻璃洪湖工業園,邁出趕超追趕的步伐,到2018年取得了大噸位浮法生產“一窯二線”寬板慢速薄玻璃生產技術突破,在產品質量、產品規格、能耗及成本均已取得明顯優勢。同時,公司鍍膜產品質量也贏得市場信任,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鍍膜節能玻璃實現后來居上,鍍膜一線、二線單線產量均連續處行業第一。2018年投產的鍍膜三線技術檔次,在全球鍍膜生產線處領先水平。
砥礪前行,追趕超越,長利玻璃已走過20年。新時代、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我們一定牽住技術創新的牛鼻子搶占市場制高點。長利人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堅忍不拔、百折不饒的精神,高舉創新發展的旗幟,以引領未來的責任和決心,開拓進取,向現代一流玻璃企業目標奮進。
活動中,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為武漢理工大學院士科技創新基地和武漢理工大學長利玻璃技術技術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將為公司發展提供更好的技術和人才支撐,形成科技創新合力。
長利玻璃與武漢理工大學《校企合作協議》簽字儀式
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陳文與易總為武漢理工大學長利玻璃科技創新研發中心揭牌
中央電視臺《實業精神》欄目—長利玻璃紀錄片開機儀式同步舉行,記錄片講述易總帶領干部職工堅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對技術工藝不斷創新,對綠色生產不斷堅持的成長之路。
中央電視臺《實業精神》欄目——長利玻璃紀錄片開機儀式
會上,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信思金,武漢市科技局副局長胡軍,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長何裕生,洪湖市委書記張遠梅等領導上臺致辭,對公司科技創新給予充分肯定。會議由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張山高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