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省水泥工業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但鄂東、宜昌等地局部投資過熱,規模集中度較低。加強行業集中度,是未來五年我省水泥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另外,水泥企業要強化產業鏈核心環節,并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
《產經周刊》:目前,有關水泥產業的“十二五”規劃已經提上日程。“十一五”期間的發展情況,往往會成為下一階段規劃的關鍵參考。請您介紹一下我省水泥工業在“十一五”期間的總體發展情況。
周豫鄂:“十一五”期間,湖北省的水泥工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水泥產量持續快速增長,特別是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經占到80%,總體基本保持了良性發展的態勢。
盡管去年我省水泥總產量的統計結果尚未出臺,但是預計會超過7500萬噸。
目前,我省所有已經投產,包括已經核準和已經開工的項目,如果全部投產的話,產能大概是1.1億噸。扣除其中即將淘汰的1000萬噸產能,綜合考慮設備檢修、雨季停產等客觀因素,實際產能利用率可能只有80%左右。
這意味著我省水泥實際產能在8000萬噸左右,和目前的市場需求總量基本吻合。
盡管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但是局部地區投資過度和規模集中度分散的結構失衡問題,在某些地方表現得比較突出。
《產經周刊》:局部投資過度主要集中在我省哪些地區?
西部除了恩施好一點以外,最嚴重的大概就是宜昌。整個宜昌市,除了枝江沒有水泥生產線以外,其他的縣市全有,而且差不多都是產能在2500噸、2000噸左右的小線,沒有大線。所以各企業之間,成本差不多,市場差不多,只有通過價格手段占領市場,造成整個鄂西市場水泥價格長期偏低。
未來五年,兼并重組是我省水泥發展方向
周豫鄂:我省擁有水泥工業企業超過150家,絕大多數為小企業。產能過千萬噸的,目前只有華新、葛洲壩和京蘭集團這3家,產業集中度嚴重不夠。
水泥粉磨站無序建設也是導致產業集中度低下的重要原因。由于我省水泥項目核準權已經下放到了市(州),特別是有的地方,水泥粉磨站備案權進一步下放到縣(市、區),造成有的地方不顧建廠條件和市場環境,過度集中建設水泥粉磨站。
所以“加強行業集中度”必然會成為未來五年我省水泥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
去年,國務院規定
目前,省內幾家大型水泥企業,已經對此表現出較高的積極性。 強化核心環節,并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
《產經周刊》:“十二五”期間,我省水泥工業要繼續保持健康有序的發展,
您認為哪些方面的問題必須著手解決?
周豫鄂:關鍵的問題依然是提高產業集中度、避免過度競爭,在結構調整上面下工夫。
從企業層面來講,在“十二五”期間,一定要強化產業鏈核心環節,另一方面也應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例如開展快硬、低堿、微膨脹等特種水泥產品的研發,加強對重點橋梁、城際鐵路等工程市場的供應,或者發展終端產品,生產商品混凝土及預制品等產品。
水泥企業延伸產業鏈,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和營銷成本,還能延伸價值鏈,支撐主業的發展。但是怎么向下游產品延伸,水泥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需要多加思考并作出表率。水泥企業進行產業鏈拓展,將是一個長期趨勢,短期內還會有不少困難,政府也應適當從政策上給予支持。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