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
改制重組,為湖北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創新型湖北建設作出了大貢獻。中技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湖北省建筑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該院以國有資產全部轉移的方式跳出原歸口行業,重組為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旗下的中技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技國際”)。一年來,在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國內外建材行業市場規模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市場開發和項目執行困難等不利形勢下,面對重組后紛繁而沉重的工作,黨委一班人率領全體員工,化壓力為動力,迎難而上、砥礪奮進,終于實現改制重組后的轉型升級,取得了業務收入、項目拓展、團隊建設等方面的可喜業績。
加快“由單純工程設計向研發設計、工程承包和產業延伸轉型”的步伐,現有6個國外項目達成初步共識;陸續簽訂國內一批像云南昆鋼年產200萬噸規模粉磨站的工程設計合同、四川寧南白鶴灘水泥廠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工程設計合同以及葛洲壩水泥公司3項技術改造項目的可研設計合同等。
湖北省副省長郭生練評價說,新的中技國際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打造建材專業化平臺,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拓展,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制造業拓展,實現科技實力向產業的轉化,真正走出了一條湖北科研院(所)改革發展的新路,為湖北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創新型湖北建設作出了大貢獻。
立足建材,加快“由單純工程設計向研發設計、工程承包和產業延伸轉型”步伐。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直奔市場,伴隨著風風雨雨和甜酸苦辣,在中技國際成立一周年之際,他們收獲的是豐收的喜悅。
截至
凝聚人氣,初步形成人才培養儲備制度以及人才激勵機制。中技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羅輝祥說,我們盡管有著資深的底蘊和光榮的過去,但那畢竟已成為歷史;今年盡管實現了半年“開門紅”,相對于其它同行業來說還有很多不盡人意地方。對此,中技國際黨委一班人及決策層有著清醒的認識。若將中技國際建設成為我國一流工程公司和總公司建材板塊唯一專業化戰略經營平臺,實現在3年內營收規模達10億元的發展目標,就必須堅持做到兩手抓:一是抓資源整合,深化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二是抓黨建和干部隊伍及企業文化建設,當務之急是強化再學習,積極做好人才引進和激勵工作。
為了實現戰略大目標,增強凝聚力和可持續發展動力,目前還聘請武漢理工大學林宗壽、
中國建材報駐湖北記者李文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