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國資委上月發布的《2009年回顧》提供的數字,2008年世界主要國家居民千度電價分別為:德國263美元、英國231美元、日本176美元、法國169美元、美國114美元、韓國89美元以及中國69美元。從橫向比,中國的電價無疑在國際上處于較低的水平。
但如果將這些電價數字與當地的人均國民收入進行比較,則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
按2008年德國人均國民收入42440美元計算,其千度電價占人均國民收入的比例為0.62%,美國的這一比例為0.24%,相比之下,中國則為2.49%。
從相對價格來看,中國居民用電的相對價格大約是美國的10倍左右。成品油相對價格也同樣遠高于發達國家:從絕對價格看,除了社會生活嚴重依賴汽車和廉價成品油的美國外,發達國家的成品油價格均遠高于中國。以今年7月21日為例,當天英國倫敦百升汽油價為304美元,日本東京為115美元,法國巴黎為163美元,美國紐約為53美元,而中國上海則為99美元。
同樣,當把這些成品油價格與當地的人均GDP進行比較之后,又可以看到結論的另外一面。油價最高的英國倫敦,其百升油價與人均GDP的比值為0.86,日本東京為0.29,法國巴黎為0.38,美國的則更低,只有0.11,中國上海的這一比值為2.69。
當然,由于中國人口眾多,中國的人均GDP在國際上處于偏低水平,而在一個全球化的經濟中,能源尤其是石化能源的價格則基本已經形成了全球價格,用有著全球共享價格的能源產品與較低的中國人均GDP進行比較,自然會得出比較大的相對價格差異。
湖北建材官方網站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