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季度,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國家房地產調控力度顯現、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漲、建材市場競爭加劇的不利形勢下,全省建材行業堅持“穩中求進”的大政方針,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加快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步伐,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實現了全行業首季開門紅。
一、行業經濟增速較快
截止3月底,全省1207家規模以上建材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77.75億元,增長46.67%,超過全國建材工業平均增長率27.91個百分點,增速居中部六省第一位;完成銷售產值367.48億元,增長44.71%,超過全國建材工業平均增長率26.96個百分點;實現工業產品銷售率97.28%,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在39個建材子行業中,產值保持增長的有34個,增長率超過50%的有22個。
二、主要建材產品增幅較大
全省累計生產水泥2163萬噸,增長25.71%;累計生產水泥熟料1133萬噸,增長6.32%。水泥熟料增長率大幅低于水泥增長率,顯示本省水泥熟料產能發揮受到省外輸入水泥熟料的沖擊;其中預分解窯水泥熟料產量1078萬噸,占水泥熟料總產量的95.15%。水泥工業實現產值99.7億元,增長25.26%,與產量增長基本保持同步。
全省累計生產平板玻璃1938萬重量箱,增長44.77%;實現產值16.41億元,下降2%,逆轉了自2009年以來連續3年的高速增長。在平板玻璃產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產值不增反降,反映出平板玻璃行業低價傾銷、惡性競爭的困境。為扭轉同質化競爭的不利局面,大型平板玻璃企業紛紛延長產業鏈,增加平板玻璃深加工比例,促使鋼化、夾層、中空玻璃為代表的技術玻璃較快增長,技術玻璃實現產值5.25億元,增長161.65%。
全省陶瓷磚產量7564萬平方米,增長40.81%;完成產值23.93億元,增長82.73%,增速居中部六省首位。衛生陶瓷產量384萬件,增長21.34%,完成產值6.55億元,增長255.26%。
全省水泥制品行業實現產值47.94億元,其中水泥制品制造和砼結構構件制造產值增長率分別達到33.25%、76.22%。規模以上企業共生產水泥排水管847千米,增長69.8%;生產水泥壓力管67千米,增長18.3%;生產水泥電桿9.7萬根,增長84.61%;生產商品混凝土407萬立方米,增長31.31%。受房地產市場直接影響,水泥混凝土樁生產持續低迷,產量為188萬米,大幅下降32.61%。
全省石材工業實現產值28.19億元,其中建筑用石加工和建筑裝飾用石開采分別增長54.74%、85.25%。據不完全統計,大理石和花崗石板材產量分別達到134萬平方米、129萬平方米。
三、行業經濟效益喜憂參半
隨著經濟總量的擴大,全省建材工業利潤、利稅總額同步增長。1—2月,全省建材工業實現利潤10.45億元,增長56.18%;實現利稅18.35億元,增長65.14%。
水泥工業經濟效益出現三年來最大跌幅,今年前兩月共實現利潤8220萬元,同比下跌62.85%;實現利稅3.15億元,同比下跌6.6%。噸水泥平均利潤、利稅分別由去年的52.19元、73.88元,降至7.27元、27.89元。水泥工業虧損企業增加,已占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29.71%。
平板玻璃工業虧損額進一步擴大,今年前兩月全行業虧損1873萬元,每重量箱平板玻璃帳面平均利潤-1.49元;利稅總額為負759萬元,每重量箱平板玻璃帳面平均利稅-0.6元,是建材行業中唯一利稅為負的子行業。
今年前兩月,對建材工業經濟效益貢獻最大的3個子行業分別是建筑砌塊,共實現利潤1.55億元,增長89.44%;實現利稅2.39億元,增長72.56%。石材工業共實現利潤1.31億元,增長84.51%;實現利稅1.98億元,增長73.68%。建筑陶瓷和衛生陶瓷共實現利潤1.12億元,增長558.82%;實現利稅1.35億元,增長297.06%。
湖北省建材工業協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