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大提出“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
湖北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建鳴向大會作“關于《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的說明”。《草案》共八章,分總則、政府職責、水污染預防、水污染治理、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監督與應急、法律責任和附則等。采取責任追究:防治水污染不力問責行政首長;法律責任:排污企業拒不改正按日連續處罰;監督應急:排污未達標市縣將被定期公報。
北京市人大改進預算初審,治理大氣“多了”十二億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年內退出污染企業300家。電鍍、鑄造、建材等行業將優先退出。目前,企業調整退出方式主要分為兩類,一是企業整體退出,注銷營業執照或拆除生產設備,實現徹底退出;二是企業調整退出污染嚴重的生產環節,拆除污染環節生產設備。相關政策中對于調整退出企業人員安置問題都有明確規定。同時,政府大力支持區縣發展替代產業,解決調整退出企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
除了污染企業退出外,北京市還要加大對生產制造環節排放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比如貼息、補助等。
河北省長稱水泥玻璃新增一噸產能就地免職
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在省第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上表示,“以亮劍精神堅決化過剩產能,大力推進‘6643’工程。”按照國家下達的任務, 到2017年壓減6000萬噸鋼鐵、6000萬噸水泥、4000萬噸煤、3000萬標準重量箱平板玻璃。張慶偉立下軍令狀:鋼鐵、水泥、玻璃,新增一噸產能,黨政同責,就地免職,必須執行。
山東人大:產業結構調整、治理污染成主題
山東省長郭樹清在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指出,2014年山東要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加強重點行業脫硝脫硫、城區裸露土地綠化和建筑揚塵綜合整治,加快“黃標車”淘汰進度,落實分階段逐步加嚴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加大“外電入魯”實施力度,積極穩妥推進“煤改氣”工程。